首页 >  协会动态  > 棉花工业分会

中国棉花协会棉花加工分会对部分质检体制改革企业进行抽样调查

出处:中国棉花协会    2008年06月02日
收购价格高 加工质量好质检体制改革政策尚需进一步落实

  4月中旬以来,中国棉花协会棉花加工分会对25家重点棉花加工企业就2007年度棉花收购加工及市场情况开展了问卷和电话调查。调查企业全部为质检体制改革更新改造棉花加工企业,企业规模和加工量均较大,分布在新疆自治区、新疆兵团、甘肃、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天津等10个产棉省市的25个主要产棉县和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2007年度籽棉收购价格提高,同时皮棉、棉籽、棉短绒销售价格也有所上涨,2/3企业利润增加,1/3企业利润减少,但多数企业皮棉销售进度慢于上年度。由于棉农收益增加,今年仍保持了较高的植棉积极性,企业所在地种植面积与去年相比总体持平。
  二、企业所在地棉花收购加工市场、企业质量控制及质检改革市场运行情况
  1.棉花收购加工市场仍存在混乱问题
  25家企业中,有16%的企业反映当地市场管理不错;44%企业认为一般;40%企业反映市场混乱。其中混乱的主要原因是:无证经营和未改造企业遍地开花,与改造企业争抢资源,哄抬籽棉价格,增加改造企业压力;外省外地企业在本地抢购棉花扰乱市场秩序;棉贩抢购籽棉、掺杂使假,导致籽棉质量降低。
  2.籽棉收购加工质量较上年有所提高
  25家企业中,分别有36%和56%的企业认为收购及加工质量较高;32%和20%的企业认为一般;32%和24%的企业认为质量有所下降。其中收购及加工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籽棉品质下降,以三、四级为主,混等混级现象较多;二是籽棉成熟度不够好。
  3.企业采取多种措施严控三丝
  (1)从源头抓起
  ①与棉农签订合同,要求采摘、运输实行白色纯布包装,并要求棉农在收购过程中尽量拣净“三丝”。
  ②给棉农和棉花经纪人发放棉布袋。
  ③成立棉花专业合作社,对“三丝”少的籽棉每斤加价2-4分。
  (2)把好籽棉进厂关
  ①严控编织袋进场,并奖励棉农使用布袋交售。
  ②实行分级收购,并将“三丝”挑拣前移。
  ③加强管理,分垛核算,承包到人,严格控制籽棉含水率、三丝和杂质等。
  (3)采取精细加工
  增加人工挑拣人数和道次。不仅在籽棉喂花前增加专人挑拣,在三丝清理机后也增加人工挑拣。
  (4)增加清理工序和清理设备。
  增加排僵机、三丝挑拣清理平台设备和异性纤维清理机。 
  4.更新改造企业数量偏多,运行存在一定问题
  25家企业中,有7家企业认为当地改造企业数量布局合理,运行基本正常;11家企业认为当地改造企业已偏多。更新改造企业在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为:审批不严,导致更新改造企业数量太多,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已显现苗头;要求改造的企业积极性高,但由于大包上期货要重检,送检企业较少;更新改造企业受资源和资金限制,不能适时按照市场价格收购,部分处于停工状态,正常运转的不多;给大型改造企业的指标太少,不能满足其需要;设备销售厂家技术服务不够;部分地方公正检验不到位。
  5.企业认为公检大包棉优势较多
  被调查企业认为,与小包皮棉相比,大包皮棉存在一些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二次检验的问题。
  (1)规模经营、降低成本(用工、节能、节省包装材料、厂房占地减少); 
  (2)免费公检,公信度提高,利于销售,争议减少,客户对皮棉质量的信任度提高;
  (3)效率提高,加工进度加快,加工皮棉质量相对较好,能用棉单位需要。 
  (4)便于运输,信息明确,减少了买卖双方的扯皮现象;
  (5)实现了优质优价:有一半的企业反馈信息,销售价格大包比小包高50-500元/吨;
  (6)有国家相关政策扶持。
  三、推进我国棉花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1、近三年来国家推出的相关政策有利棉花产业发展
  (1)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符合国情,大方向是对的,但要合理规划;
  (2)前三年的产业政策有利于棉花加工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3)三年来的改革对行业规范、企业升级、加工设备技术的提高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2、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政策还不够明确,待进一步落实;
  (2)指标过于分散,不利于加工企业的规模化;
  (3)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无证无照加工企业增多,改革推进难,不利于我国棉花加工业的发展。
  3.对我国棉花加工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1)研究制定我国棉花加工业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
  (2)在对原有政策落实兑现的基础上,出台更多的对大包棉优惠的促进政策。尤其是农发行要对更新改造企业实行倾斜政策,坚决打击取缔无证无照加工企业;
  (3)国家有关部门要对具有发展实力和前景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催生中国棉花产业的国际型大公司,保护我国棉花产业和棉花加工市场,满足纺织业发展的需要;
  (4)加大在棉花收购时的质量控制力度;
  (5)优胜劣汰,合理布局,重点扶持一批有资金实力、规范经营、诚实守信的企业参与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在规划布局等方面,行业协会要当好政府职能部门的帮手;
  (6)参照国际惯例,鼓励建立第三方公证检验机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