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国内棉花

机采真的降低了棉花质量吗?

出处:兵团日报    2017年12月08日

    棉花机采后,棉花质量下降的现实课题,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讨论,不少人将目光聚焦到机采上。棉花质量下降真的应该归因于机采吗?如何把兵团棉花质量提升上去?请看记者的调查分析。

    又是棉花丰收时。

    近年,棉花机械化采收在兵团全面铺开,尤其是北疆垦区,很难见到手工采摘棉花的“人海大战”,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采棉机驰骋棉海。

    目前,兵团棉花种植面积占全疆1/3,产量占全国1/6。机采解决了兵团棉花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可以说是兵团现代农业发展历程上的重要一步。

    然而,机采后出现棉花质量下降的现实情况,引发人们的关注,将大家的目光聚焦到机采上。棉花质量下降,真的应该归因于机采吗?我们如何把兵团棉花质量提升上去呢?

机采棉≠质量差

    多方证据表明,机采棉≠质量差!

    此时此刻,兵团植棉户们正忙着交售新棉。记者从部分棉花加工厂获悉,机采棉的质量较去年又有提升。七师一位多年从事棉花加工的加工厂厂长告诉记者,近年来,兵团机采棉的质量一直在稳步提升。

    事实上,六师棉花百分之百机采,质量在全疆却名列前茅。

    近年来,兵团机采棉的种植、采收面积直线上升,机采棉产量在上升,综合效益也在提高,受到职工群众的欢迎。

    “机采当然好啊,采收省工又省时。”今年种了多亩棉花的六师共青团四连职工马玉宝告诉记者,大家现在普遍认同机采棉,共青团乃至六师的棉花百分之百机采。

    准噶尔银丰农机装备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唐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亩地以400公斤棉花计算,机采较手采节省费用500元至600元;100亩棉田机采也就是大半天,但如果雇用10个人手工捡拾要近一个半月才能收完。

    相关资料显示,世界主要产棉国中澳大利亚和美国种植的全是机采棉,而这两个国家的棉花却因为质量好而成为企业生产高端纺织产品的首选。

影响棉花质量的因素多

    棉花质量下降原因到底出在哪里?影响棉花质量的因素有多重,不能一概而论,包括气候、品种、种植模式、收购渠道、加工方式等都会成为影响棉花质量的因素。

    唐勇告诉记者,仅就机械化采收这个环节,兵团已经拥有世界上较为先进的采棉机,一台机子一般一天可以采收亩至500亩地。近年来,兵团机采棉种植模式、采收水平等在不断优化、提高。

    业内一位人士介绍,之所以兵团棉花在大规模实行机采后出现棉花质量下降的现象,有具体的原因,也有系统的原因。比如现在机采棉品种多、乱、杂,一个团场几个品种;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针对的是籽棉产量,大家追求高产量等。

    兵团机采棉之路还在探索、提升、完善之中,国外最早推行机采棉,积累了先进的经验。机采棉并不是表面意义上的棉花机械化采收,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工程,从种到收到加工是环环相扣、相互配套的过程。美国、澳大利亚机采棉质量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集约化生产和管理,棉农耕种土地少则几千亩、多则几万亩,统一标准规范、品种、种植模式,这样给后续采收、加工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位人士还表示,现在棉花质量下降只是暂时的,相信随着机采棉各环节质量提升,棉花质量也会逐渐提升,这需要一个过程,未来的兵团棉花完全可以和美棉、澳棉相媲美。

提升棉花质量需共同努力

    “采棉机能不能开慢一些?”

    “咋地里还留那么多棉花没采净?”

    ……

    “采棉机有最合适的额定功率和速度,采收并非越慢越好。”“采净率越高,采棉机齿轮要调得更紧,含杂率也就高了。”准噶尔银丰农机装备有限公司驾驶员陈雷告诉记者,以前一些棉花种植户往往会产生一些疑问,而这往往是他们需要解释的,而现在职工也越来越认同机采棉了。

    长期从事机采棉研究的一位专家介绍,优质的棉花有一个现行标准--“双12标准”:含水率低于12%,含杂率低于12%。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同时满足采净率95%以上、吐絮率95%以上等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双12标准”恐怕只能停留在理论上。

    这似乎是一个矛盾,发达国家采净率80%左右,而兵团机采棉的采净率普遍在95%以上,齿轮收紧,追求到了产量却影响了质量,而解决矛盾最好的办法是权衡利弊、立足长远、谋划出路。

    专家指出,机采棉技术的成熟与机采配套工序的不协调,应该是导致兵团机采棉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

    机采棉推广要从全视角来看,既涉及农艺,也涉及农机,最终结果是让棉花适应机械,也让机械适应棉花。

    事实上,机采棉公司承担了过多的责任。以服务价格为例,各师团希望机采棉公司尽量压低服务价格,让利植棉户。而事实上,机采棉公司作为农业服务企业,在及时更新换代采棉机基础上,利润空间本身并不高。

    专家表示,推行好机采棉,提升棉花质量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利益联结机制,让市场的归市场、行政的归行政。国外的经验表明,一味降低机采价格并不科学,“价补分离”是一个科学的方式,不能以降低机采价格的方式补贴棉农,产业链分享是一个好办法,棉花加工等下游产业是增值利润较多的环节,更应该从这些环节入手去补贴棉农。

    专家认为,目前国内并没有明确的机采棉标准和质量评价、监督体系,各个环节承担的责任没有理清也是重要因素,希望未来兵团机采棉可以做到“可控的做优,不可控的可控”,“所有环节可控,同步配合,同步提升,机采棉优势才能最终充分发挥”。

短评:提升棉花质量是个系统工程

    棉花机采是个系统工程,提升机采棉质量需要全程把控。

    在物化成本、人力成本日益攀升的情况下,机采是兵团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是兵团棉花产业化的战略需要、必然趋势,必须顺势而为、加快推进。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适时改正一些机采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认真思考如何才能推广好机采棉,提升机采棉的质量,增加机采棉的综合效益。

    提升机采棉质量是个系统工程,在兵团深化改革背景下,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么系统地实施好这个系统过程呢?行政多引导少干扰,构建长效利益联结机制,使每个环节获得均衡收益,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兵团要加快推广机采棉,还应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综合考虑、系统发力。要从育种开始,统一大面积推广机采棉良种,也要及时适应机采需要,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种植模式和管理方式,不能一味追求产量。还应尽快建立明确的机采棉标准和质量评价、监督体系,理清各个环节承担的责任,真正实现所有环节可控,棉花质量自然就可提升。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171208;链接:http://www.bingtuannet.com/c/2017-12-08/5116033.s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