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国内棉花

锦纶会馆:曾见证广州织造行业繁华的纺织行商议事之所

出处:大洋网    2018年08月15日

    “锦”,古指锦袍,是彩色丝织品;而“纶”古指官吏系印用的丝带,一种青丝绶带。锦纶象征着鲜艳华美的生活景象。在荔湾区康王南路旁,屹立着一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祠堂式建筑——锦纶会馆。锦纶会馆为旧广州纺织业(即锦纶行)的老板们聚会议事的场所,它也是广州唯一幸存的行业会馆。如今,它已成为广州丝织行业博物馆,记录着广州丝织行业的变迁。

有段古:袖珍石碑俨然一张“产权证书”
    锦纶会馆建设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曾几次重修,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坐落于下九路西来新街21号,因建设康王路而整体向北向西“平移”共计一百多米,才落户于现在的位置。
    锦纶会馆不大,藏身于一片高楼中。锦纶会馆坐北朝南,馆占地692平方米,结构为三路三进的祠堂式建筑,其石刻、木雕及陶塑、灰塑,体现了岭南建筑的灵动和秀丽,馆内还存有21块碑记,记录着会馆的历史。
    这些镶嵌于会馆第一进、第二进大厅的两侧墙壁上的碑刻,完整、系统地记载了会馆创建、修建、添建的经过以及光绪二年(1876年)最后一次维修的情况。会馆例规和独特理财运行方式也有翔实记载,还有反映乾隆年间“机工”(西家)状告“机户”(东家)克扣工资的劳资矛盾、政府裁决的全文。碑文资料填补了会馆的历史空白,对研究明清时期广州的丝织手工业发展与对外贸易关系等方面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其中一方碑刻为雍正九年《锦纶祖师碑记》,上面记述锦纶会馆创立经过和当时西关一带丝织行业兴旺发达的情况。该碑全文共7000字,仅刻录的商号(包括人名)就有1338个。
    在众多石碑中,一块只有600平方厘米大小的袖珍石碑尤为珍贵。记者看到,这块“锦纶会馆碑”嵌于第一进东廊墙上,既无碑额,也无刻立年代,内容却十分有趣。
    该碑文写道,“锦纶会馆创自雍正元年。及至乾隆甲申年买邓氏房屋贰间建之,迨至道光乙酉年再复添建西厅及后座。其后墙外留天渠;前面甬道宽广至照壁;四周本会馆自留墙外滴水七寸。诚恐日久被人占盖,故特此题明,以使邻里相安也。”
    “寥寥92字就把锦纶会馆的创建、扩建信息以及红线范围讲清楚了,信息量很大。”碑文中以当时人们习惯用的“墙外滴水几寸”方式来标明了锦纶会馆的所在范围,俨然一张“产权证书”。

“七十二房客”护住珍贵碑刻
    这些石碑之所以能够完整保存下来,还要感谢会馆里曾经的“住客们”。1958年,广州市民政局曾安排了30多户共100多人入住锦纶会馆,使锦纶会馆出现了短暂“七十二家房客”的现象。
    据知情人士介绍,当时这些临时房客们,在会馆原来的堂屋中加上大量砖木结构的间隔。一下子,会馆了变成了“大杂院”,阁楼、灶间、杂物间冒了出来,在会馆西北角,六七十个炉头两溜排开,让会馆多了一份烟火气。
    “也许得益于对实用追求和朴素朦胧的文物保护意识,他们将石碑用简陋的灰砖砌起遮盖起来。”该人士表示,后来经有关部门把锦纶会馆僭建物拆除后,会馆整体基本得以保存,其中封存在夹墙中的碑石更是保护完好。

有行规:设“演戏值事”收缴“灯笼金”
    记者从锦纶会馆中设置的广州丝织贸易专题介绍展板中了解到,唐宋时期,大批外商漂洋过海来广州买丝绸茶叶。当时,珠三角“田稻五熟,桑蚕五收”,至明清,桑蚕已七收八收,农民再建桑基鱼塘,嘉靖、万历年间,桑蚕养殖已排在农业的首位。乾隆二十二年,闽、江、浙三海关关闭,广州成为唯一的通商口岸,外商纷纷来此买丝。道光十年,广东仅生丝就出口3680担,占比为穗海关出口五成以上。
    广州全盛期拥有纺织手工业工人三四万人之多,所产丝织品因质地精美颇受青睐。在广州繁荣的丝织贸易中,作为行业管理者的锦纶会馆立章定规,协调多方关系,发挥着巨大作用。嘉庆二年(1797年)的碑记记载,当时的丝织机户共有4251台,锦纶会馆将机户分为12股进行管理。每股设立“事首”,“事首”负责会馆的日常事务。
    据了解,锦纶会馆的管理职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常设的,先师主会和锦纶主会,这两个主会有丝织业的东家轮流坐庄,统一称为“值事”,后来还出现过“总理值事”一职,他们都是不受薪的;另一种则是临时性的,如重修值事、演戏值事。从职责上讲,先师主会负责会馆的日常管理,并按照每机白银一钱的标准,收取“机户科金”。
    此外,先师主会还负责协调丝织业东家和西家的关系。其中,“东家行”是东主组织,“西家行”是工人组织,这也标志着广州丝织手工作坊中出现了代表东主和工人各自利益的组织,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的新劳资关系在锦纶会馆内的开馆议事过程中,悄然登上了历史舞台。
    何为“演戏值事”呢?据了解,“演戏值事”每股设一人,共12人,主要职责是协助主会值事收取本股机户的“灯笼金”,配合锦纶主会的值事们筹备诞节期间的演出活动。
    原来,广州早年的纺织手工业多聚集于西关一带,医灵庙、金花庙、西禅寺一带几乎清一色是机房,机房的每台织机下都有一个小洼,垂悬支机石。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三日,行内人敲锣打鼓,抬着烧猪到馆贺“师傅诞”,“师傅”就是张骞。据说,锦纶会馆原本供奉着“先师张骞”的木雕塑像。
    据了解,锦纶会馆还参与机户和匠工劳资纠纷的处理和行业自律。会馆中有一块乾隆年间的《锦纶碑记》就记载了两次机户和匠工的劳资纠纷及处理结果。

“文物搬家”:开创国内古建筑平移先例
    说起锦纶会馆,不得不提及它“搬家”的故事。2001年,康王路需修建,而锦纶会馆位于康王路中央,是拆是留,引发专家和群众极大关切。经过勘察和研究,确定了会馆整体移位保护的方案。
    这项“文物搬家”工程中开创国内古建筑平移顶升工程的先例:之前所有平移成功的建筑都是属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楼房;而这次要平移的锦纶会馆却是一座砖木结构建筑,且经历了近三百年的风雨洗礼,破损十分严重,结构整体性较差,文物保护专家称这座建筑为“水豆腐”。
    根据研究者胡晓宇的记载,锦纶会馆的整个平移过程包括平移前的临时加固和轨道梁的施工、整座建筑向北面移动80米、整体顶升1.085米、再向西平移22米,到达新址。“会馆内的所有碑刻都是极为珍贵的文物,是平移中保护的重点。工作人员先将碑石的正面盖上海绵,再用夹板和木枋牢牢固定在墙上。为防止碑石在移动的过程中被压碎,又在碑石与墙之间的空隙灌满河沙。”工作人员表示,这种种细致的准备工作是在完全没有前人经验的情况下摸索出来的,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在历经了40天的平移、顶升和再平移过程后,锦纶会馆顺利地“走”了近100米,到了它的“新家”。采用整体平移的方法成功地搬迁这座有近三百年历史的古建筑,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平移定位后的锦纶会馆,呈南北走向,毗邻千年古寺。2003年4月,锦纶会馆进行大型修缮,在修缮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因年久失修,会馆早就脆弱得像一块“水豆腐”,不仅内部结构松散,且许多石柱、墙体出现严重偏歪,严重的甚至偏斜30多厘米,属于濒危文物建筑。因此,对梁、柱、墙等建筑装饰构件进行整体加固就成了整饰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仅这一“纠偏”工作就历时1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整饰的重大收获是在锦纶会馆内发现了19方共21块历史碑刻(有两方碑由两块碑石组成),既揭开了会馆的身世之谜,又为“锦纶行”验身定性。

建筑特色:古旧木栅栏式门 防盗又清凉
    据了解,锦纶会馆属青砖空斗木结构,布局从南至北依次为头门、天井、中堂、天井、后堂。广东岭南古建筑研究专家李继光认为,锦纶会馆主要有三大亮点。
    第一大亮点便是脊饰“鳌鱼护珠”,锦纶会馆在修复前仅第三进堂屋脊的一条陶塑脊饰被原样保存下来,其余修复用的原材料来自广州市考古研究所和陈家祠。“鳌鱼护珠”表现的是飞翔的鳌鱼,两根长须伸向云天,衬托出优雅气魄的屋顶轮廓线条。
第二大亮点则是蚝壳拼凑西关满洲窗,锦纶会馆两个采光窗位于后堂,精美剔透,原来是用无数个蚝壳拼凑出西关满洲窗式样,可谓匠心独运。
    值得一提的是会馆内的古旧木栅栏式防盗门。据介绍,锦纶会馆有三道旧式防盗门,每道门由两部分组成,均为整块木门和5根长条木组成一道木栅栏,长条木设计成上圆、下方的样式,直径有近5厘米粗。使用时,将长木头一一嵌如门上的预定位置,再动动门框上方的一个小开关,长条木便被固定了。这样一来,外人进不了屋内,屋内人也不能随便走出屋外。
    这一设计既解决了岭南人夏季开门纳凉的需求,还兼具防盗功能。且5根木头一一搬动起来显得有些笨拙,安全性能佳。

民间传说:纺织行业为何奉张骞为祖师?
    广州的丝织行,为何会尊出使西域的张骞为先师呢?原来,传说张骞出使西域时,某夜正在房中看书,忽然看见窗外天空慢慢驶来一艘仙船,于是乘兴登上仙船,直到月宫,刚好看见月宫仙姬飞星传梭,正在织天衣云锦,一会儿五色灿烂,光彩耀目,都是世间未曾见到的。张骞非常好学,于是拜求仙姬传授技术,好使人间也能够织出亮丽的锦缎,仙姬答应了张骞,留天上数日学艺。艺成临别的时候,一位仙姬赠送支机石一块给张骞,说:这是支撑织机的宝石,有了它,绫罗绸缎都可随心随手织就。
    张骞把支机石带回了凡间,使凡间也有了亮丽的锦缎。纺织行业为纪念张骞为凡间作出的贡献,都奉张骞为祖师。

(来源:大洋网;时间:20180815;链接:http://news.dayoo.com/guangzhou/201808/14/139995_52270901.htm)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