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国内棉花

“助农增收是我最满足的事”

出处:新疆日报    2022年01月20日

“这个项目做好了,能提高棉花田间选育效率,做到优中选优,从而选出更好的棉花品种。”1月11日,艾先涛一边梳理科研项目,一边跟学生说。

艾先涛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主要从事棉花遗传育种研究。自2003年起,艾先涛和团队共同创新育种技术、提高选育效率,先后选育出早熟、高产、优质、适宜机采的多类型棉花新品种11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

去年3月,艾先涛从一线调至新疆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负责组织全院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管理、成果转化等工作。为了完成库车市现代农业科创中心项目,他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时间,乘周五晚班飞机到库车市,在棉花试验田里工作两天,周日晚再飞回乌鲁木齐,1个月在库车和乌鲁木齐之间往返两三次。

为了破解棉花的生长密码,炎炎夏日,艾先涛也会在棉田里待六七个小时。播种、出苗、现蕾、开花、吐絮、收获,棉花生长的每一个周期,都能在棉田里见到他的身影。

“我们会记录不同材料的特点,在几千份材料中做测试,直到选育出最优品种。”艾先涛说,“虽然辛苦,但只要选出最优品种,助农增收是我最满足的事。”

“我和团队共同选育的新陆中42号有早熟性、丰产性等特点,抗病性也很强,已累计推广种植面积327万亩,产生经济效益2.53亿元。”艾先涛兴奋地说,“去年,有一个棉农告诉我,他家每亩地多增收500元。”

这样的好消息也成为艾先涛潜心做科研的动力。去年,除了科研管理工作外,艾先涛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库车市现代农业科创中心项目上。该项目是浙江省宁波市援疆项目,艾先涛作为技术支持,主要负责棉花育种研究、技术成果转化、培训等工作,“我们希望打造棉花育种基地,通过技术成果示范转化、推广培训等,推动库车市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棉花产业发展。”艾先涛说。

“实验记录交给团队做吧。”看着艾先涛这么辛苦,家人心疼地劝道。

“育种研究不能只看数据,勤跑、反复实验,我心里才踏实。”艾先涛说,“虽然现在管理事务比较多,但我不会丢下棉花育种研究。用一粒棉花种子撬动棉花产业,帮农民增产增收,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

研究棉花育种的同时,艾先涛不忘育人。他是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有5名研究生跟着他一起从事科研工作。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而科技进步和创新,人才是关键。“接下来,我考虑的不仅是如何培育出优质棉花品种,让更多农民增产增收,还希望培养更多能在棉花产业上深耕的青年人才,助力新疆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艾先涛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