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国内棉花

全球纺织品配额将如期取消

出处:国际商报    2004年06月11日

  据6月10日在无锡举行的“2004中国纺织国际论坛”消息,经过10年的过渡期,“如果不发生大的意外”,从2005年1月1日起,WTO纺织品和服装协议(ATC)将正式终止,届时全球纺织品配额将全部取消,世界纺织品贸易将最终实现一体化。   
  据与会的商务部有关负责人透露,自今年3月以来,WTO方面多次在多边场合明确表态,全球纺织品配额将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如期取消,“一体化”进程将如期实施。而与此同时的双边动向是,截至目前为止,已有美国、欧盟和加拿大明确向WTO通报,在“一体化”来临之前,将正式取消对所有纺织品贸易的配额管理。   
  这一结果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前关贸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经过“艰苦交锋”达成的共识,中国全程参与了该回合的谈判,现在作为正式的WTO成员,理所应当地将分享这一成果带来的经济收益。   
  然而,这位商务部的负责人表示,中国的纺织品出口企业在为这一“利好”消息欢呼的同时,还应密切关注在其背后的一股不和谐的暗流。今年3月,土耳其、墨西哥和美国的一些纺织品行业组织搞出了一个“伊斯坦布尔宣言”,要求WTO于今年7月接受它们的提案,对中国的纺织品出口继续实行配额管理,直到2007年底。同时还要求WTO对中国的纺织品出口竞争力作出一个评估。“宣言”发表后,又有十几个国家的纺织品行业组织表示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参与和支持该宣言的本国政府大多是“一体化”的签字国,但客观上也反应了这些国家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恐惧与担忧。因此,在“一体化”进程的最后阶段发生局部倒退可能性是存在的,中国企业对此不可掉以轻心。   
  专程来此参加会议的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演讲中说,享受“一体化”带来的好处是中国无可争议的权利,任何企图延长纺织品配额管理的做法首先会损及发达国家的利益,甚至会对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成败发生影响。他说,在纺织品领域,发展中国家各有优势,完全有可能实现互利和双赢,没有理由不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2005年的到来。   
  来自论坛的分析表明,就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目前面临的内外形势而言,“一体化”实施后利弊两个因素共存,短期内很有可能利大于弊。企业应该关注的是,在“一体化”进程的倒计时中,外部舆论不约而同地都在渲染“中国将是最大的赢家”,这一说法具有极强的负面诱导作用。中国加入WTO两年多来,我纺织品出口继在美国遭遇“特保”之后,又有欧盟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酝酿对我提起包括反倾销手段在内的限制措施,其中某个南美国家的行业协会要求对来自中国的1000多个税号、价值3000万美元的纺织品服装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   
  而目前国内的情况也令人担忧。至今中国纺织品的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的;目标市场比较集中;出口企业的环境和劳工保护意识仍然跟不上国际上大的趋势;今年7月新的《外贸法》实施后,将有更多的经营主体进入外贸领域,经营秩序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可以预见,如果我纺织品企业“憋足了劲”抢占出口市场,对主要的贸易伙伴造成冲击,对方就会动用我加入WTO时承诺的议定书16条(特别产品保障措施)和工作组报告242段(纺织品保障措施)对我提起设限,甚至对我提起反倾销调查,依据就是短期内来自中国的产品“数量激增,价格下跌”。   
  因此,论坛呼吁国内企业对2005年后的形势要有清醒的头脑,对“一体化”要做全面、理性的理解,对可能有的挑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