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动态  > 会讯公告

[电视电话会议]毕井泉:正确分析形势 做好2006年度棉花工作

出处:中国棉花协会    2006年09月29日

  在9月28日下午召开的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毕井泉作了题为《正确分析形势 做好2006年度棉花工作》的讲话。
  毕井泉首先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国棉花市场的特点:一是棉农收益增加;二是纺织工业继续较快发展;三是棉花销售和银行贷款实现了“双结零”;四是棉花市场比较稳定;五是质检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
  在充分肯定2005年度棉花工作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他也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是部分企业盲目抬价,导致新棉收购价格偏高,给后期销售带来困难,增加了市场风险;二是国内棉花价格与国际棉价差价较大,增加了纺织企业国际竞争的压力,同时也导致棉纱进口增长过快;三是纺织工业增长仍未摆脱以低水平数量型扩张的方式,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质量档次亟待提高;四是棉花混等混级收购的现象比较普遍,棉花中混入异性纤维仍然是影响国产棉质量的突出问题;五是部分产棉区棉花的统计数据与实际产量存在较大差异,给总量平衡、安排进口配额和组织铁路运输带来了困难;六是对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宣传还不够,纺织企业对按新体制检验的棉花的认知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然后他又对新年度的棉花市场形势进行了分析,认为2006年度棉花市场供需紧张的形势将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第一,棉花需求增长有所放缓。近三年来纱产量平均增长幅度在20%左右。但2006年度不会继续保持这么高的增速。主要原因:(1)欧美对我纺织品出口设限。去年6月份以来,欧盟对我10种出口纺织品、美国对我21种出口纺织品先后设限。今年1-7月,我纺织品服装对美国、欧盟出口仅分别增长1.8%和6.6%。国际竞争压力也日益加大。(2)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去年7月21日我国启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已升值4.1%。从今年10月1日起,纺织品出口退率由13%调整为11%。(3)电价、工资成本及原料价格普遍上涨。今年以来,全国平均电价上涨5.2%,铁路运价上涨5.1%,工人工资成本上升8%左右。目前棉花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5%,涤纶短纤价格上涨22.5%。第二,国内棉花产量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意向调查,今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8000万亩左右,比去年增加400万亩,增长5%。各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棉花生产,改良棉花品种、推广科学种棉技术、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棉花长势较好,预计棉花单产78.5公斤/亩,增长2.4%;全国棉花产量630万吨左右,增长10.5%。第三,全球棉花供需基本平衡。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最新预测,2006年度全球棉花产量2467万吨、同比减少7万吨;消费量2573万吨,同比增加85万吨;期初库存1084万吨。期末库存978万吨,仍属历史上库存较高的年份。预计2006年度全球棉花出口量达970万吨,比上年度有所增加。
  他认为新棉的收购价格总体看仍然偏高,这将为今后的棉花销售带来极大的市场风险,他提醒广大棉花经营企业要正确分析棉花市场形势,警惕市场风险。
  他提出我们要认真研究,保持清醒,统一对棉花市场调控和棉花工作的认识。(一)国内棉花市场将进入长期供不应求的时期。预计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纺织工业仍将继续发展、车内棉花产需缺口将长期存在。(二)棉花生产发展、棉农增收与纺织工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棉花工作和棉花市场的调控,一定要着眼于整个棉花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着眼于棉花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三)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是棉花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近年来,在增加棉花进口、促进纺织发展的同时,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保护农民利益。一是对棉花进口实行配额管理;二是对增发进口配额实行滑准税;三是进行价格引导;四是运用储备手段调节市场。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棉花收购价格总体趋升。(四)努力发展国内棉花生产和根据需要组织棉花进口是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后国家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扶持国内棉花生产的力度,研究建立符合WTO规则、有效保护农民利益、防止棉花生产大起大落的长效机制,促进棉花生产的发展。但国内棉花产需缺口将长期存在,根据国内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组织好棉花进口,弥补国内产需制品,满足纺织工业用棉需要,将是今后棉花总量平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五)国内棉价不能与国际市场棉价背离过多是保持纺织工业竞争力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协调平衡好保护农民利益和出口纺织品服装的关系,既要保护棉农的利益,又要使我国的纺织品和服装能够出得去,从总体上保持我国纺织工业义竞争力。
  毕井泉在部署2006年度棉花工作时指出,2006年度棉花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抓好新棉收购,稳定棉花市场;加强市场监管,保证棉花质量;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满足市场需求;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切实抓好新棉收购。各产棉区有关部门要加强信息引导和宣传,引导棉花经营企业和纺织企业全面分析形势。要充分认识到,尽管2006年度国内棉花产需缺口较大,但国际市场资源仍然较为充裕,我国棉花的供给是有保障的。广大棉花经营企业要吸取2003年、2005年的教训,科学定价,理性入市,避免盲目抬价,切实规避市场风险。中国棉花协会和棉纺织行业协会要加强对企业的信息服务和经营行为的引导。要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分割,鼓励籽棉收购市场的竞争,维护正常的流通秩序。各级农业发展银行要继续按照择优选贷、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原则,在统筹考虑各地产量和贷款企业加工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收购资金供应点,积极支持新棉收购。继续鼓励商业银行(包括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开展棉花收购信贷业务,增加棉花收购资金供应渠道。
  (二)切实防范市场风险。棉花市场既受供求规律的影响,又受自然规律的影响,风险较大。规避棉花市场风险,对企业经营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一是企业自身要增强风险意识。对棉花市场的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要进行经常性的分析,密切关注国内外棉花价格的变化,谨慎确定入市收购价格。二是规避市场风险。要学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在看到有利可图时,可以在期货市场卖出一部分远期合同,虽然可能会减少一部分预期收入,但可以有效规避市场下跌的风险。三是建立风险准备金。在经营棉花盈利时,要补充一部分资本金,或在销售利润中提取一部分风险准备金,以补偿未来可能发生的经营亏损,从而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四是促进棉花经营企业的兼并重组。目前我国的棉花企业经营比较分散,个体规模不大。要鼓励棉花经营企业的兼并、联合、重组,扩大经营规模,降低营销成本,也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五是农业发展银行要加强监管。对使用农发行贷款收购的棉花,要督促企业加快销售,确保资金安全。
  (三)加强棉花市场管理和质量监督。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防止加工能力的盲目扩张。坚决取缔小轧花机、土打包机等非法加工设备,严厉打击无照经营行为。对销售或购买非法加工的棉花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要依法加强棉花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强收购加工环节质量监督管理,打击掺杂使假等质量违法行为。要引导农民按照棉花质量,切实做好籽棉分摘、分晒、分存、分售工作,保持棉花品质的一致性,切实实现优质优价,以增加收入。要继续贯彻远国家计委等五部门《避免在棉花采摘、交售、加工过程中混入异性纤维的暂行规定》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加强检查督促,抓好排除异性纤维工作,切实降低异性纤维含量,大力培育国产棉花品牌。中国棉花协会要发挥协调作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市场管理和质量监督工作。我国棉花进口数量逐年增加,进口棉质量问题屡屡发生,要加强质量检验、及时追索赔付,提高企业国际贸易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四)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要综合运用储备、进出口、信贷等手段,保持棉花供求总量的基本平衡,维护市场的稳定。要科学预测国内棉花市场需求,准确统计国内棉花产量,合理确定棉花进口配额发放数量,努力为企业创造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农业发展银行承担着农产品收购贷款发放的责任,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要合理确定贷款支持上限水平,引导棉花企业规避市场风险;要督促企业均衡销售,及时归还贷款,保障资金安全;贷款要向参与质检体制改革的棉花加工企业和棉花产业化龙头企业倾斜,促进质检体制改革的发展。组织好铁路运输是做好新疆棉销售工作的关键。在棉花销售旺季,请铁路部门努力增加运力,加大新疆棉外运力度,为新疆棉销售创造必要的条件。新疆自治区有关部门要加强棉花运输的组织协调,引导企业积极销售和移库。
  毕井泉特别强调了新疆的销售问题。新疆地处西北边陲,棉花品质好、单产高,发展棉花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新疆是我国棉花生产的重要基地,棉花收入是新疆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新疆要充分发挥生产优势,克服运距长的劣势,引导广大棉花经营企业切实加强市场营销。要通过供需见面会、推介会、展销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新疆棉的宣传,扩大新疆棉的影响,提高新疆棉的知名度。要加强与使用新疆棉的纺织企业的联系,加强售后服务,定期拜访客户,按照客户需要改进生产,提高品质。要把棉花销售的重点放在内地,把棉花的仓库建在内地,靠近市场,就近销售。棉花购销双方都要重合同、守信用,逐步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互信任的稳定的购销关系。
  (五)继续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按照2001年国务院确定的“一放、二分、三加强,走产业化经营路子”的改革思路,各地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新的棉花流通体制已基本确立。要继续深化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但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一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现在棉花加工能力严重过剩,降低加工成本是提高棉花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各地所属棉花经营企业的改革,要参照粮食企业改革的经验,妥善解决好供销社棉花企业老人、老帐等问题,使企业真正能轻装上阵。要根据棉花收购、加工的特点,改革用工制度,少用长年工、多用季节工,并在棉花经营淡季开展多种经营,千方百计降低棉花加工成本。要通过建立订单生产、规范加工操作规程、保证棉花品质、加强售后服务等方式,提高企业信誉和产品质量。二是进一步完善棉花市场体系。要充分发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和郑州棉花期货交易的作用,降低交易成本,吸引企业进场交易。要办好区域性棉花交易市场。鼓励交易市场之间的竞争,逐步完善棉花市场体系。三是积极推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农业发展银行贷款要重点支持参加改革的棉花加工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和棉花收购。铁路部门要优先运输经过仪器化公证检验的大包型棉花。供销总社和质检总局要组织做好相关的加工设备供应和检验机构建设。中国纺织协会、棉花协会要加强对新体制的宣传、加强对经过公证检验的新包型棉花的宣传。四是发展棉花产业化经营。要继续引导农民组建棉花生产合作社,提高棉花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要以资产为纽带,鼓励棉纺企业、棉花加工企业和棉农合作社的联合,积极探索多种组织形式的棉花产业化发展路子。
   (六)纺织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和贸易保护、贸易摩擦产生影响以及来自周边国家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我国纺织业要加快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健全与国际纺织品市场相适应的纺织品商业标准、检测和质量认证体系,增强出口产品的适应性。积极培育国产品牌,提升我国纺织品服装档次和竞争力,使我国逐步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鼓励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办厂。做好纺织行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七)扶持发展国内棉花生产。纺织工业的发展为我国棉花生产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要研究完善扶持我国棉花生产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棉花生产能力和质量,促进棉农增收。国家将继续支持新疆优质棉基地建设,并加大黄淮海、长江流域优质棉基地县投资力度,改善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条件。要大力推广棉花节本增效技术,加大对新疆棉花种植滴灌技术推广的投入。要加快棉花优良新品种选育、示范和推广工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