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国内棉花

“种好兵团棉,我能行!”

出处:兵团日报    2023年05月31日

和煦的阳光洒在广袤的棉田上,一道道银色的地膜笔直伸向远方,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

望着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六师共青团农场五连职工袁家强内心格外舒畅:4月底播下的棉花如今苗齐苗壮、长势喜人,棉花品种好,播种质量高,田管再跟上,丰收就有坚实保障!

虽说已年过五旬,但说起种棉花,袁家强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近年,他种植的棉花连年夺高产。

当前,国际棉花市场竞争激烈,高品质棉花短缺,作为国家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兵团提出稳量增效等目标。“作为兵团职工,提升棉花质量是分内的事儿。”袁家强说,“种好兵团棉,我能行!”

信心,源自优质棉种。“好花结好果,好种出好棉。”袁家强一直把选择优质棉种作为提高棉花质量的头等大事。

近年,兵团大力推广棉花“一主两辅”用种模式,建立棉花质量可追溯体系,实现优质优价优补。

六师五家渠市确定共青团农场等3个团场作为棉花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引导植棉户从选择良种入手,从源头提升棉花质量。作为共青团农场的科技示范户,2021年,袁家强带头选用了师市推荐的棉花新品种“中棉113”,当年籽棉单产达到480公斤。

同一时间、同一地块播种,棉花产量、质量却比袁家强种的差了一截,五连职工张奎种植的棉花籽棉单产只有300多公斤。他后悔不迭:“老袁,当初听你的话,也用‘中棉113’就好了,一年少赚了不少钱。”

“用师市推荐的优质棉种还能有错?咱们一定要选好种、种好棉!”袁家强说。

2022年,袁家强和张奎结成科技帮扶对子,两人种植的棉花籽棉单产均突破500公斤,且80%的棉花达到“双29”标准。

2022年末的一天,“叮咚”一声,袁家强的手机响了。“4.2万元棉花质量可追溯试点补贴款到账了!”袁家强高兴地说,棉花优质优价优补政策就是好,以后还要多种优质棉!

今年,六师五家渠市持续推进兵团优质棉示范区建设,及早召开棉花推荐品种研讨交流会,确定了170万亩棉田的主栽品种,袁家强、张奎和连队其他职工均选用了优质棉种。

一粒好棉种,怎样才能盛开洁白的花朵?

“种出好棉花,田管也要与时俱进。”六师农科所棉花研究室主任赵战胜说,很多职工对于新技术不敢尝试,但袁家强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尝到了甜头。

2022年,六师农科所棉花研究室将袁家强的棉田作为微生物菌剂新技术试验田,探索良种良法田管配套技术,提高棉花品质。棉种播下去以后,赵战胜常来袁家强的地里作指导。当年6月的一天,赵战胜蹲在棉田里,掏出随身带的小铲子挖了两株棉苗作对比。“用了微生物菌剂的棉苗扎根深、侧根多。没用菌剂的棉苗根浅、侧根少,菌剂能有效促进生根。”赵战胜说。

盛夏的新疆,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光照,让棉花像少年沐浴着阳光快速生长。去年7月,赵战胜钻进闷热的棉田抽样检查后,冲着袁家强急切地说:“红蜘蛛有连片发展的趋势,赶紧打药!”

“等几天不行吗?”袁家强问。

赵战胜比袁家强还着急:“不能等,红蜘蛛一蔓延就不好控制了。”两天后,赵战胜又来到他的地里仔细察看,眼见红蜘蛛被控制住了,才放心地离开。

“幸亏他提醒得及时。”袁家强说,“赵主任就是棉花田管的‘110’,技术服务到位。”2022年,袁家强种的棉花籽棉单产达到530公斤,他第一时间给赵战胜打电话报喜。

“好种子、好技术、好服务,今年棉花一定会量质齐升!”阳光下,棉苗新绿绽放,袁家强信心满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