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纺织信息

棉价涨如昙花 棉纺好曲难唱

出处:中国纺织报    2005年02月02日

    近日,由于棉纺企业纷纷加大了对二、三级花的采购以及各产棉区籽棉销售相继告罄,棉价出现小幅上涨,平均棉价回升到13000元/吨左右。轧花厂、收购企业的收购热情开始高涨,江浙、安徽、湖北的棉花加工企业跨省到山东、河北等地采购,一些企业加快了新疆合同棉的运出速度。国内棉花市场的冬天真的过去了吗?棉纺企业真的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吗?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轮上涨行情仅是下跌过程中的一个合理补充,待到潮水退尽时,棉价还将回流至11000元/吨附近,积蓄二次反冲力量。目前来看,棉价上涨仅是昙花一现,棉纺企业好曲依然难唱。本报记者特地汇总来自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中国棉花信息网、棉纺企业等方面的信息,对目前不太乐观的市场形势进行全面分析与点评。

    点评一:棉纺企业好曲用心也难唱
    原因之一:棉纺织企业的资金状况一直以来都很不理想,近日虽纷纷向国家有关部门上交报告,要求增加贷款额度,但能够得到支持的可能性并不大,甚至一些企业面临着“节前贷节后还”的尴尬局面。
    原因之二: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自2005年1月1日起纺织品配额全部取消的公告,但无论棉纺企业、贸易商,还是外贸订单,均没有表现出内业人士年预期的热闹行情。据山东的几家大型棉纺厂反映,去年12月份、今年1月份接单情况很不理想。业内对此分析说,只有过了一季度缓冲期才有可能出现好转。
    原因之三:棉纺厂的纱布库存有多大?中国棉花信息网抽样调查的结果是22天,但业内人士认为,有些企业可能有所保留,平均水平至少不会低于25天,在外贷无望、内集有限的情况下,消化掉庞大的库存是当务之急,企业急需疏筋活血,甩掉库存包袱是首推之举。
    原因之四: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纺织品出口价格将进一步下跌。在目前的整个棉纺织产业链中,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不会比棉花加工企业大多少?300-500元/吨的利润已经成了奢望,因此,出口价格下滑的结果,必将殃及棉花等初级产品。

    点评二:上游根基不深风险依旧在
    原因之一:棉农对籽棉的预期还有多高?卖到2.80元/斤、3.00元/斤,甚至4.00元/斤的可能性已不存在。从现在收购进度看,用不了两个月籽棉就会全部告空,留给棉农的只有一个“多收了三五斗”的教训。业内人士认为,有收购成本的牵制,皮棉价格要想跨越几个大台阶可谓难上加难。
    原因之二:今年89.4万吨的进口棉配额已经发放,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操作,三、四月份将集中到港。可以肯定的说,到今年五、六月份将会有棉纺企业要求增发配额,而且得到发改委批准的可能性很大。对于进口棉,特别是美棉,企业褒贬不一,但在“三丝”方面确有一定优势,而近50%的企业表示申请配额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正是因为进口棉没有“三丝”,与新疆棉形成互补。
    原因之三:现在轧花企业收购日趋活跃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回款速度加快,临近春节,棉纺企业以现款、承兑汇票等方式逐渐还清了货款,但由于未能贷到或贷款太少,不会有太大操作空间,“快入快出”是棉纺企业目前的基本原则,因此,一旦春节后棉纺织企业不能在采购量上进行配合,棉花企业又成为行业风险承担的主体。

    点评三:贸易商怀揣算盘拨云弄雾
    原因之一:市场上纱布经营商的心态怎样?据了解,春节前看涨的商家廖廖无几,对节后的预期也一调再调,后市的不明朗,使大部分回了款的商家“大眼瞪小眼”。往年江浙、广东市场囤上千吨棉纱的贸易商不在少数,而今年到现在还没听说有商家“开仓纳粮”的。是商机还是圈套,商家各有小算盘。
    原因之二:市场功能的减弱以及国外棉纱的利润空间增加,使贸易商更倾向于经营外纱。由于国内市场的透明度越来越高,留给贸易商的路越来越窄,织布厂和棉纺厂已逐渐甩开中介,因此,贸易商逐步将目光转向进口棉纱,而进口棉纱的价格优势则是商家青睐的主要原因。

    点评四:外部影响因素谁敢不考虑
    原因之一:专家分析,国家征收纺织品出口税1.3%只是一个开端,二次、三次会接踵而至,最终不排除达到4%左右的可能。
    原因之二:国家收储了,配额发放了,该用的宏观手段几乎都用了,但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宏观调控这只手还攥着纺织企业的脖领子不放松,棉价回归到合理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话。
    原因之三:专家论证结果显示,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要小于银行加息,但不管哪一种措施,对纺织品出口而言都很不利。
    原因之四:能源、电力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使棉纺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不仅影响到产能,影响订单的交货期,更影响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