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国内棉花

对增强兵团棉花产业系列市场竞争力的思考

出处:兵团日报    2007年05月22日

  市场价格出现波动,是商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后,表现在市场上的最基本特征。近年,国内棉花市场发生的频繁大波动是前所未有的。它深刻地影响着兵团职工的收入,甚至影响着兵团经济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2001至2006年,自治区和兵团棉花销售价格年际间波动幅度高达40%以上。这样的大幅波动是极不正常的市场表现。
  如何应对棉市的剧烈变化?业内外人士普遍认为:走集团化经营之路,既是兵团棉花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棉花产业市场竞争力最有效的路径。
   一
  近两年,兵团棉花的销售状况令人忧心。2005至2006棉花年度,兵团生产的90多万吨棉花,在国家采用“买一配一”“搭卖”政策的扶持下,直到去年新棉上市才基本销完。
  2006至2007棉花年度,兵团的棉花产量已超过100万吨,如今又到了棉花播种之际,可销售出去的棉花只有60%左右。除去兵团自用的纺棉,还有近40万吨棉花压库待销。
  而隐匿在这些数字背后的,是兵团人背负着的沉重负担:110多亿元的银行贷款不能如期偿还;兵团10多家涉棉企业经营艰难,效益低下。更为严重的是,棉市的大波动将直接影响到今年数万植棉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棉花生产,事关国计民生。兵团作为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再次出现“卖棉难”,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去年,国家财政部专门派出调查组,就自治区和兵团棉花的生产、销售、经营情况和面临的困难进行调研。为了支持自治区和兵团棉花产业的发展,国家在政策、资金、铁路运输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去年国家还临时出台了一项应急措施,从7月5日开始,用棉商家如果买一吨进口棉,就必须买一吨新疆棉。这项“买一配一”的应急措施,缓解了兵团“卖棉难”的问题,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一直令兵团人引以为豪的棉花,居然落到被指令性 “搭卖”的尴尬境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二
  “卖棉难”是因为兵团生产的棉花品质下降造成的吗?回答是否定的。
   兵团生产的棉花内在品质不断提高,这在内地用棉企业里是有口皆碑的。就连过去棉商反映较突出的“三丝”等异性纤维问题,与过去相比,也有明显好转。尤其是多次在全国棉花评比中摘桂的兵团“锦”牌、“北疆”牌棉花,知名度较高。纵然,兵团棉花在生产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但与黄淮棉区、长江中下游棉区的棉花相比,不管是绒长、色泽、细度,还是品种,都明显占优。
  那么,兵团棉花出现“卖棉难”,是因为国内棉花生产过剩、需求不足造成的?回答同样是否定的。
  透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有关纺织和棉花供需方面的一组数字,就足以说明问题并不在此。
  ——我国纺织品出口连年增长,棉纱产量由2001年的762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1500多万吨,年均增长20%以上;
  ——全国纺织用棉由2001年的591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超过1000万吨,年均增长14%;
   ——全国棉花产量由2001年的532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630万吨,年均仅增长2%;产需缺口由2001年的40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400多万吨,年均增长超过20%。
  产需供求数字表明:国内棉市供给不足,需求极为旺盛。如此,兵团棉花本应越来越俏,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我们再把视线转向国际棉市。
  据资料显示,国际棉花供求基本平衡。针对我国纺棉缺口大,产需不平衡的情况,国际棉商的眼睛一直紧盯我国棉花供求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据统计, 2001至2006年,从国际市场进入我国的棉花已超过800万吨,而且,这些销售到我国的棉花每吨价格始终比国内棉花低1000至1500元。兵团棉花因此丧失了市场竞争的优势。
  更应引起人们关注的是,自2005年起,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一方面在青岛、上海、广州等地举办规模较大的促销活动,力促我国纺织企业扩大美棉的用量;另一方面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限,实施配额、特保和反倾销。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兵团棉花的竞争对手不仅在国内,更主要的是来自国际市场,国际棉商对兵团棉花销售市场的切割正逐步加大。
  兵团棉花产业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市场冲击。受“绿洲意识”禁痼的兵团人,如果还是一味“低头”抓产量,不抬头研究国际棉花大市场,那将无法扭转“逆来顺受”的被动局面。
  三
  作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兵团的棉花总产量已超过100万吨,占到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且单产、品质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遭遇“卖棉难”时,我们是否自省过,在争取国家政策扶持的同时,也应该在生产与经营这两方面有更多作为?兵团经济人士分析认为,兵团棉花产业的“软肋”在于流通环节的能力和作用极不适应当前产需的要求。
   目前兵团棉花流通的现实情况是,各植棉师都有一家棉麻公司。近两年,因为国家完全放开棉花经营,还有不少私营流通企业也参与到棉花经营中来。兵团10多家涉棉企业各吹各的调,各打各的牌,在销售上不可避免地互相压价。据了解,目前全兵团竟然有八九个棉花品牌。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兵团棉花流通企业的现状,那就是“多、小、弱、散”。因此,加快兵团棉花流通业的发展与改革,是当前棉花产业的当务之急,集团化经营是必由之路,而且刻不容缓。
  针对兵团棉花产业的现状,经济人士提出了不少很好的建议。最主要的有两条:
  在生产上,当前兵团的棉花产业发展应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通过培育新的优质高产棉品种,改进简化耕作方式,控制和降低生产成本。
  在经营上,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兵团棉花重点龙头企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选择1至2家资源控制度高、规模大、资质优、综合实力强的企业,整合兵团现有分散的棉花经营企业,在籽棉收购、加工、运输等方面实行统一经营,在销售上集中做大做强一个品牌,统一价格进入市场。以建立一条反映灵敏、快速通畅的棉花销售“绿色”通道。
  我们曾多次参观学习过内地省份振兴经济的经验,今天能否将这些经验用在兵团的棉花产业发展上。黑龙江省把原有百余家弱小的大豆加工企业整合成“九三油脂集团”;内蒙古自治区做大“蒙牛”“伊利”两个乳业集团,使其已成为驰名中华大地的著名企业。兵团为什么不能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做大做强足以影响国内外市场的棉花集团呢?
  经济人士还认为,作为我国最大的棉花产业基地,自治区和兵团在国内棉花市场上最有话语权,对凭借政府巨额补贴、以低价倾销的方式涌入中国的美国棉花,不应听之任之,袖手旁观。有关人士建议,我们可以通过棉花协会这类非官方组织,按照世贸组织程序,对已经严重扰乱中国市场、对国内棉花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的美国棉花进行反倾销调查和起诉,以维护国内棉花市场的正常秩序。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兵团棉花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应对市场挑战是不可回避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维护国际国内棉花市场秩序方面,兵团应当也能够有所作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