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纺织信息

改革开放与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前景

出处: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2008年12月25日

杜钰洲在纺织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使中国建成世界第一纺织大国。
  1、中国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发展,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需求和最根本的推动力。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党的工作中心逐渐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与此同时,持久深入地开展一场从多方面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广泛深刻的革命,在全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使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走上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沿着小平同志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规划的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胜利的实现了今日的辉煌。这一战略目标具体是:“第一步是八十年代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50美元,翻一翻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目标不高,但做起来可不容易。”(《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6页)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理论和战略设想的正确性。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经历了1978-1990年解放思想,端正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打破对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盲目崇拜,勇于摸着石头过河,向贫困和低效宣战。开始了农村改革和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改革,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格局,实现了邓小平同志规划的第一步发展战略目标。国民生产总值在八十年代翻了1.28番,1990年比1980年增长了1.43倍,人均GDP达到1644元/人,按可比价翻了1.07番,为走上市场经济道路打下了基础。1991-2000年,中国实施小平同志第二步战略。在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在南巡讲话的精神指引下,改革深入到社会主义模式的创新,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管理体制和所有制结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和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分配结构的改革,价格体制改革等全方位推进,同时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在全党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时期消除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短缺经济”特征,使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具备了迎接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实力。九十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又翻了1.41番,2000年国民收入达98000.5亿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达到1.18万亿美元,实现了小平同志的设想,人均GDP达到7858元/人,按可比价十年增长1.66倍。这样在头两步的2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了2.69番,人均GDP翻了2.35番。2001年以来,改革开放进入中国全面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的新阶段。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在全党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开始了探索科学发展之路,开始了小平同志规划的第三步(到2050年),并特别把2001年到2020年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人均GDP再翻两番和基本实现工业化。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新世纪从2001年到2007年,只短短8年就取得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三十年的实践,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十年改革开放历程,根本改变了中国。1978年国民总收入(GNP)为3645.2亿元,居世界的第10位。2007年达到251481.2亿元,居世界第四位。按可比价增长了15.12倍,年均增长9.8%。其中2007年比2000年整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0.53%。
  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重,1978-2007年,第一产业比重从28.2%下降到11.3%,第二产业比重从47.9%上升到48.6%,第三产业比重从23.9%上升到40.1%。国家财政收入与1978年比年均增长14.1%,与2000年比年均增长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1559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89210亿元,与1978年比按可比价年均增长9.84%,与2000年按可比价相比年均增长11.53%。全国人口从1978年的96259万人到2007年增加了35870万人,达到132129万人,城镇化率从21.1%上升到44.9%。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明显提高,1978--200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提高到13785.8元,按可比价格年均增长7.2%,与2000年比年均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提高到4140.4元,与1978年比年均增长7.1%,与2000年比年均增长6.2%。农业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从210.6亿元增长到172534.2亿元,年均增长26.03%。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从3.6平方米增长到2006年的27.1平方米,乡村人均住房从8.1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31.6平方米。农村贫困人口在1978年以100元/人为标准,全国有2.5亿人,发生率为30.7%;2007年按标准785元/人,全国有1479万人,发生率为1.6%;2007年比1978年农村贫困人口下降了94.08%。科技、教育、体育等领域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三十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的改革开放已把中国建成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改革开放使纺织工业实现了生产力素质和产业规模结构、产业竞争力的高速发展,我国纺织工业大规模采用先进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取得重大发展。这既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产业创业和创新活力,又得益于国内市场日趋繁荣和提升的拉动,还得益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方针,使纺织工业抓住了难得的国际机遇。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抓住了重要战略机遇期,使纺织工业更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优势,更大规模吸引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最好的局面。
  中国纺织工业的纤维加工总量从1978年的276万吨,占世界的10%,发展到2007年的3530万吨,约占世界的40%,国产化纤产量从28.5万吨,占世界的2.7%,发展到2390万吨,约占世界的50%(年均增长16.5%);农业进步使国产棉花从216.7万吨,占世界的16.5%,发展到800万吨,占世界的30%;纱产量从238.2万吨发展到2000万吨(年均7.6%),布产量从110亿米发展到660亿米,服装、家纺、产业用技术纺织品三大最终产品均取得长足发展,其中产业用技术纺织品的纤维消费量已接近600万吨。
  改革开放为中国纺织工业开辟了世界最大的国内市场。目前,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23%,内销比重比2000年的67%增加了10个百分点。城市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从1981年的67.56元上升到2007年的1042元,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从1978年的14.74元上升到2007年的192.6元。早在 1983年12月1日,就正式结束了从1954年开始的居民布票制度,敞开供应。人均纤维消费量从1978年的2.88公斤上升到现在的15公斤左右。中国从只占世界人均消费量的40%,到现在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约28%;2001年中国人均GDP开始超过1000美元,与发达国家所经历的过程一样,中国开始进入衣着消费加速增长的新时期。1978年到2000年,全国城乡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年均增长7.45%(可比价),高于同期生活消费年均增长6.95%;2000年到2007年,由于城市人口增长1.35亿,乡村人口减少0.81亿,全国城乡居民衣着消费加权支出年均增长达到14.72%(可比价),比同期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13%高出5.59个百分点。中国纤维制品出口从1978年的24.31亿美元,占世界的3.5%,上升到2007年的1756.16亿美元,约占世界的30%,增长了71.24倍。早在1995年,中国就达到并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的地位。纺织工业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337万人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从业职工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职工人数的比重从1/20上升到1/7,从业人数中80%左右来自农村转移劳动力,成为解决就业和农村城镇化的越来越重要的民生产业。
  纺织工业是在对外开放和市场配置资源条件下,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7年,纺织规模以上企业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已经降到4.93%,比全国工业国有资本比重的21.26%低16.33个百分点,集体资本占2.58%,法人资本占26.59%,个人资本占28.67%,港澳台和外资占37.24%。国有控股生产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全国出口比重为2%,就业岗位占7.3%;外资和港澳台企业出口占全行业出口比重为32%,就业岗位占规模以上企业的30%。在2007年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只占0.1%,国内贷款占10.2%,债券占0.002%,利用外资占9.3%,自筹资金占76.68%。2007年纺织工业出口为1756.16亿美元,占全国出口的14.42%,纺织贸易顺差1568.79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的60%;纺织工业一般贸易出口比重为72.41%,远远高出全国一般贸易比重(44.22%)。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使中国纺织工业迎来了由大变强的新机遇。
  1、新世纪的前8年,由于产业升级的推进中国纺织工业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纺织工业从主要依靠粗放型发展向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自主品牌培育、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和科学管理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国从2001年加入WTO和2001年国内人均GDP达到1041美元开始,改革开放进入攻坚,中国经济发展转入全面融入全球化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从国内看,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改善宏观调控,着力克服市场缺陷,解决发展与资源、环境,解决效率与公平,解决发展与缩小城乡和区域差别,解决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纺织工业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
  走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纺织工业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基于这一发展战略需要,纺织工业自2001年以来延续七年已经加大了技术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大力培育自主品牌,扩大国际合作,同时加快产业组织方式、企业管理方式、国际合作方式的转变和体制机制的改革,行业正在发生着在国际供应链层次逐渐从低端向高端提升的可喜变化。
  尽管从2001年到2007年,纺织行业遭遇到国际贸易保护,国际油价持续高位,国际金融动荡和国际市场疲软的不利形势,在国内面对实施一系列从紧政策和人民币汇率改革,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币贷款困难,资本市场低迷等不利因素,纺织工业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按可比价2007年与2000年相比,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从业人数年均增长5.88%,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24%、7年增长2.43倍,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09%、7年增长2.60倍,利润总额年均增长23.47%、7年增长3.37倍,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2.06%、7年增长1.22倍,行业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8.65%、7年增长2.31倍,出口按可比价年均增长14.63%,7年增长1.6倍。2001-2007年7年共出口纺织品服装7354亿美元,是1978-2000年22年的1.64倍;2001 -2007年,7年间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是前22年的95%;7年来,棉纱产量增长2.04倍、年均增长17.24%,化纤产量增长2.44倍、年均增长19.32%,布产量增长1.38倍、年均增长13.21%。说明在新时期纺织工业增长方式已经在不断改变,资本有机构成已大幅提高,技术进步和自主品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2007年每新增1亿元固定资产增加用工386人,比2002年减少424人。
  然而,近两年来纺织行业产业提升必然经历的阵痛和外部环境不利因素的叠加使行业面临的困难日趋严重。仅2007年,规模以上纺织行业消化各种减利因素。如人民币升值、要素成本提高、出口退税率下调、国际市场疲软、紧缩的货币政策、贷款利利上调等达1600亿元,是当年实现利润总额的1.2倍,行业45187户规模以上企业已经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约占1/3的企业(从业职工占37.6%)实现销售利润率达8.8%,其利润总额占全行业的90.8%,支撑了全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42.88%;而占行业2/3的约3万户企业(从业人数占62.4%)利润总额只占全行业的9.2%,平均利润率仅为0.73%,其中6420户企业亏损131亿元。而到了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纺织行业遭遇更大困难。1-8月份,比上年同期销售收入增长15.46%,增幅回落7.4个百分点。全行业盈亏相抵,利润总额达739.6亿元,只增长3.2%,比上年同期回落34.19个百分点,其中只有30.03%的企业(从业人数占32.6%)利润总额增长32.85%,利润率达8.36%,比上年同期提高0.53个百分点,而69.97%的企业(从业人数占67.4%)利润总额只占全行业的1.77%,平均利润率下降到0.10%,亏损企业近1万户,8个月净亏15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57.55%,表明2/3的企业十分困难。同时,1-8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全球出口金额为1218.87亿美元,增长了9.09%,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0.37个百分点,按汇率计算,人民币收益比上年同期下降0.5%,加上较低的出口退税率的影响,使出口比内销更加困难。
  9月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使出口企业形势更加严峻,尽管国家已出台提高出口退税率等应急措施,但仍难以抵挡国际市场急速衰退的影响。1-11月,纺织品服装出口虽保持8%的增幅,但11月当月已经是负增长-0.26%,唯有内需在中央保增长、促内需政策作用下,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保持20.8%的增长,其中衣着类实现24.1%的增幅,按可比价达到25.86%。

  2、纺织工业在新时期的进步,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金融和经济危机是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的周期性挑战。
  尽管行业面临的形势如此严峻,但我们仍能从危机中看出新世纪以来由于产业提升而带来的抵御风险的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在美国1-10月进口总额同比下降2.63%的情况下,从中国进口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16个百分点。在世界纺织业普遍处于困境的情况下,我国仍有规模以上30%的13652户企业,在1-8月份平均销售增长24.42%,利润增长32.85%,其中有3198户企业平均销售增长27.08%,利润增长52.12%。这些企业之所以在抵御风险时有良好表现,关键在于拥有先进技术、创新能力,品牌以及营销网络竞争力较强。即使是2/3企业困难严重,但他们同样消化了大量的不利因素。
  广大企业在这次危机中的不同表现,表明状况好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技术水平、创新软实力、自主品牌价值和管理水平。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中小企业占99.4%,平均每户企业就业232人,销售利润率超过10%的企业平均262人,销售利润率超过3.97%占全行业30%企业平均就业251人,销售利润率小于3.97%占全行业70%的企业就业平均为224人,亏损企业平均就业251人;人数差不多,人均实现利税却相差10倍。另外,致力于主营业务提升的企业好于把大量资源分散从事非主营投入和资本市场的企业。在危机到来的时候,主业比副业稳定。全行业1-8月,利润增长3.2%,其中主营利润增长8.38%,主营利润占利润总额的101.4%,副业利润下降142.25%。其中占70%的困难企业利润总额下降92%,其中主营业务利润只下降51%,副业利润增亏196.94%,说明环境因素和一些企业过多涉足非主营业务是造成企业困难的主要因素。70%的企业平均利润率只有0.1%,涉及就业700多万岗位,如再考虑规模一下近1000万从业人员,影响面更大。这些企业由于民生岗位众多,涉及到全局,他们是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中最严重的受害者。国家已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的“保增长、保出口、扩内需”的宏观政策和专门队纺织轻工企业的政策对他们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这些企业也是行业协会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帮助和促进调整渡过难关的重点。
  毫无疑问,当前纺织行业的困难主要是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冲击的影响,同时也有国内1-8月宏观经济紧缩政策以及9月以来大幅减缓增长的影响。当然已有行业内产业升级必然遇到摆脱以往粗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外部压力增大,内部结构问题突显,加剧了纺织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过程的阵痛。之所以称为阵痛,是因为从本质上看,这场危机的到来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加速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剂,更增强了我们战胜危机,加快产业提升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相信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是稳定的,宏观调控的空间较大,相信中央“保增长、保出口、促内需”的大政方针和各地与中央保持一致的政策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会逐步的显现。我们更看中纺织工业自身抵御风险能力的提高加上国务院把纺织工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所采取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的鼓舞力量。这些都大大增强行业的信心,世界虽然进入危机的“冬天”,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指引下,我们一定能把危机的“冬天”变成产业升级的“春天”。
 
 
  三、坚持科学发展是纺织工业承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支柱产业作用的必然选择。
  1、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中等发达国家,纺织工业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预计要经历大约100年,我们虽然取得新中国成立后28年艰苦创业和改革开放后30年经济转型的伟大成功,但初级阶段还有40多年的漫长路程。小平同志说:“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资本主义发展了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还耽误了20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成中等水平的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了。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最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3页)
  纺织工业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重要地位在于其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尤其表现出在满足和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和促进城镇化,参与全球化竞争和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内需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现代中国纺织工业第一服务对象是中国占世界1/5的人口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消费需求和各类产业性消费需求。纺织产业创造的社会财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物质和社会文明基础,即使中国发展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纺织工业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06年世界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439美元,与1990年相比年均增长3.86%;其中低收入国家为650美元,年均增长3.24%;中等收入为3051美元,年均增长5.79%;高收入国家为36487美元,年均增长3.90%。其中我国按2006年汇率计算是2010美元,按中国统计局数字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9.24%。如果今后14年按年平均速度8%估计,到2020年将达到人均6000美元左右,比2000年翻2.5番,即提前实现翻两番的目标,纤维加工量将超过4000万吨。尽管纺织工业单位产出的用工将不断减少,但产业和相关领域总就业岗位仍会保持增长。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纺织工业的从业人数的比重在1980年时占4.8%,1990年占8.84%,2000年占12.28%,2007年则提高到14%。目前国内区域差距仍然很大,上海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为8590美元,中部省份河南省为2112美元,西部贵州省只有899美元。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042元,是农村居民人均193.4元的5.39倍。如果区域经济差距拉近,农民达到目前城镇的水平,那么仅农村衣着消费增长额就会使全国衣着支出总额比目前扩大2.7倍。纺织工业无论在生活与产业消费领域,还是在就业和城市化领域,都仍是巨大的支柱性民生产业。与此同时,纺织产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然为农业、重化工业业、电子通讯业和其它第三产业等创造新的内需市场。在2002年全国经济投入产出表中,纺织缝纫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系数是1.25,大于各行业的平均值25%,反映了它在当前和未来相当时期,纺织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都将是举足轻重的。

  2、我国纺织工业在发展中延续和提升比较优势是新时期巩固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中国纺织工业的比较优势将长期发挥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比较优势升级和梯度转移是中国比较优势延续的两大趋势。中国当前有13.2亿人口,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生产力差别将长期存在。城市化进程还很长,城市化率2007年才上升到44.9%,2007年,中国农业经济人口人均耕地面积0.2公顷,只占世界平均值的18%,占亚洲平均值的40%。农村人均纯收入4140元,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5.8的30%,比1990年的45.44%还下降了15.44个百分点。而2007年,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如贵州仅为2374元,是东部浙江省农民纯收入的28.72%,是贵州本省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22.23%,是浙江省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1.54%。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纺织工业决定了纺织工业比较优势将长期存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如果2020年中国达到15亿人口,城市化率达到70%,那么城市人口将比目前增加4.56亿,农村人口比当前减少2.78亿,可想而知,就业压力将是今后长期的社会压力。纺织工业作为民生产业的历史任务注定是长期的。
  中国转型经济的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在科学发展新阶段要着手解决二元经济的差距和分配不公的问题,但是解决的出路只能是靠科学发展。
  纺织工业一方面要致力于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提升,同时仍然有大量的密集型劳动要靠比较优势这一历史性条件。由于近十几年来我国二元经济的距离拉大,纺织工业的平均工资与全国工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也在拉大。2007年,纺织工业人均货币工资是全国工业的73%,比1998年的83%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2007年中国东部沿海纺织职工小时工资(国际华纳公司公布)是0.85美元,这个水平是中国中西部工资的1.55倍,是印度的1.23倍,印尼的1.31倍,越南的1.85倍,巴基斯坦的2.02倍,孟加拉的3.04倍。伴随着逐步缩小二元经济差距,纺织工业工资提升速度可能高于一般工业,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相当长的发展过程。2007年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人均工资比上年提高了20.79%,增幅首次高于全国工业0.21个百分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纺织工业的比较优势会从此失去,因为首先比较优势不是静止的,从本质上讲,它是由劳动者创造力的机会成本决定的,是由不同复杂程度的生产层次上的机会成本相比较而决定的。我国东部沿海的劳动力的创造力水平,已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同,但成本与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相比仍然低到1/10?1/20,我国东部沿海纺织业小时平均工资只相当于土耳其的1/3;第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拥有比较优势梯度转移有其它国家无可比拟的巨大空间,将劳动密集加工环节向国内欠发达地区转移,形成跨地区产业链,既保持国际竞争力提升,又拉动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这样做的企业在东部地区已经比比皆是。以2007年与2002年出口竞争力系数为例,虽然中国纺织人均工资提高了95.85%,但纺织纱线出口竞争力系数却提高了20个百分点,织物提升了32个百分点,针织服装提高了25个百分点。从今年1-8月规模以上企业分析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六省市纺织工业总产值占全国80.16%,比上年同期增长13.78%,而中西部13个省市纺织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8.77%。事实充分说明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就是通过比较优势的延续和提升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体现。

  3、以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科学技术和品牌的贡献率是化解发展瓶颈问题,建成世界第一纺织强国的两大动力。
  中国纺织工业要实现纺织强国的目标,必须破解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比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降低或控制成本问题,中小企业提升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问题,构建跨国供应链问题,形成中国跨国大企业的问题,等等,这一切都要靠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大行业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提高科学技术与自主品牌的贡献率。首先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推动重点科技攻关、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推进全行业产品差异化水平,从纤维材料、生产工艺装备到最终产品,加大企业自主研发强度,提高产学研和产业链集成创新水平,加大技术改造规模,大力普及先进工艺和产品功能、性能创新,提升质量档次。第二应对跨国垄断性品牌的压力,要靠加快自主品牌培育和扩展,提倡技术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力的有机结合,促进质量、创新、快速反应与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品牌文化建设,构建品牌设计、生产和营销网络,开拓国际国内品牌供应链和价值链。目前,本土品牌已经占据国内大众消费的主体地位,而本土品牌国际化还有相当长的路程,但出口产品已经从80年代加工贸易为主,90年代以一般贸易为主,进入新世纪发展到以OEM贴牌生产为主的阶段,同时国际市场站住脚的中国自主品牌也陆续增多。第三是面对国际更低的劳动力成本的挑战,围绕比较优势在国内的提升和梯度转移,防止比较优势因结构调整而中断,加大企业结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和提高跨国配置资源的水平。推动从OEM向ODM、OBM的比较优势提升,促进优势产业链整合,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和自主研发结合,拓展开放式创新局面。第四是面对占行业99.4%的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对当前占行业总数2/3的困难企业和广大规模以下小企业,加大公共服务,提高产业集群社会化功能,在质量、研发、信息化、物流与市场、培训,节能减排等领域发挥创新服务平台作用,使结构调整平稳深入有序地推进。
  中国纺织工业凭借三十年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积累的竞争实力,凭借拥有多种纤维资源条件,结构完整的产业布局、三大最终产品内需市场规模,以及与纺织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相关产业关联发展的良好条件,有和谐社会和广泛国际合作等良好的外部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在2020年实现建成世界第一纺织强国的宏伟目标为凝聚力而英勇奋斗,将对中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继续发挥无可替代的支柱性作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