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国内棉花

农业部: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2008-2015年)

出处:农业部    2009年02月18日

    我国是棉花生产、消费和进口大国,也是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棉花生产对于保障我国棉花供给、支撑纺织工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纺织工业发展迅速,棉花需求持续增长,同时棉花发展受耕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制约日益严重。为适应新形势,切实稳定棉花生产,保障棉花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在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经验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  棉花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实施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优势区域建设投资力度,各级农业部门强化生产指导和科技服务,各地政府利用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引导纺织加工企业向优势区域转移,棉花优势产业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主要成效
  1.生产布局更加集中。2005-2007年期间,三大棉区植棉面积占全国99.85%,比2002年提高0.25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冀、鲁、豫、晋、陕、津、苏、皖、湘、鄂、赣、新、甘等13个省区。10万亩以上(兵团5万亩以上)的大县面积占全国比例为80.9%。其中,河北省10万亩以上的大县面积比例达到87.5%,比2002年提高9.5个百分点,形成了冀中南黑龙港流域优势区域;山东省10万亩以上的大县面积比例达到91.8%,比2002年提高6.8个百分点,形成了鲁西南、鲁西北和鲁北三大优势区域;新疆10万亩以上(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万亩以上的团场)的大县面积达到85.7%,比2002年提高9.7个百分点,形成了环塔里木盆地绿洲腹地的南疆优势区域和天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的北疆优势区域。
  2.生产能力大幅提升。2003-2007年,我国棉花平均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为8282万亩、77公斤/亩、641万吨,比《规划》实施前三年(2000-2002年,下同)分别增加1459万亩、5.5公斤/亩、155万吨,增幅分别达到21.4%、7.7%、31.8%。其中,新疆2003-2007年棉花平均种植面积2046万亩、单产108公斤/亩、总产224万吨,比《规划》实施前三年分别增长32.6%、13.4%、52.7%。
  3.纤维品质明显改善。据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优质棉基地县主栽品种纤维品质检测,2004-2007年纤维长度、比强度、纺纱均匀指数分别比《规划》发布前的2001-2002年平均提高了0.2mm、0.4cN/tex、0.8。此外,我国已经选育出一批具有纤维长度在30mm以上、断裂比强度在31cN/tex以上的陆地中长绒棉花新品种,并示范推广200多万亩,使我国棉花品质结构中陆地棉中长绒、中绒、中短绒棉比例由《规划》发布前的1:95:4调整到2:93:5。
  4.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随着产业集中度和棉花品质的提高,棉花加工、纺织等企业开始在棉花优势区域内建立生产基地,按照“企业+基地+农户”或“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方式,开展订单生产,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安徽省华茂集团按照订单生产方式,除在安徽省望江县建立棉花生产基地外,还与江苏省大丰市、东台县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联合,建立了较大规模的省外棉花生产基地。
  5.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7年棉花总产值达1200亿元,比2002年增加510亿元,增幅86.4%。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2003-2007年每亩平均植棉现金收益为802元/亩,比《规划》实施前3年平均增加283元/亩,增幅54.5%。
  (二)总体评价
  《规划》的发布实施对社会各界和行业内准确把握我国棉花生产发展方向、加快生产布局调整、合理安排项目投资等方面,起到了科学引导作用。棉花面积、单产和总产都完成了《规划》预期目标,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棉花生产发展,保障了棉花有效供给,支撑了纺织工业竞争力提升。
  (三)经验与启示
  1.政策保障是前提。近几年,为了减缓低价进口棉的冲击,保护棉农利益,鼓励棉花生产,国家出台了滑准税、配额管理和良种补贴等扶持政策,对促进棉花优势区域规划的实施和棉花产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比较优势是基础。制定棉花优势区域规划的主要目的就是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引导生产布局调整,将棉花生产向生态条件适宜、比较效益高、生产潜力大、竞争优势强的优势区域转移。如新疆通过节水灌溉、宽膜覆盖、机械化作业等配套技术措施扬长避短,比较优势进一步增强,使棉花单产逐步提高,棉花面积不断扩大,棉农收入不断增加,保持了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棉花优势区域规划实施的典范。
  3.科技创新是核心。黄河流域棉区大力推广转基因抗虫棉,有效控制了棉铃虫暴发危害;长江流域大力推广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简化了棉花生产管理;西北内陆棉区大力推广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和膜下滴灌技术,使棉花单产跃上百公斤台阶。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是产业得以发展的核心动力。
  4.国家投入是关键。规划实施期间,国家每年投资1.5亿元基本建设资金支持新疆发展棉花生产,改善了棉田基础设施、良种繁育与加工条件,棉花单产提高17%,水资源利用率提高30-40%,增产皮棉36万吨,农民增收40亿元。国家投资6000多万元财政资金,扶持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发展,支持选育了100多个国产抗虫棉品种,占审定抗虫棉品种的93.5%,累计推广1.8亿亩,占抗虫棉种植面积的80%左右。2007年国家投资5亿元启动实施棉花良种补贴项目,调动了棉农积极性,有效稳定了棉花面积,促进了棉花生产稳定发展。
  二、发展前景分析
  (一)市场供需分析
  1.产需现状分析。从国际市场看,同期全球棉花产需关系总体呈基本平衡状态。2002-2007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分别为1931、2096、2702、2554、2664、2624万吨,其中2002、2003、2006、2007年度产需缺口222、82、5、31万吨,2004、2005年度产大于需332、50万吨,5年累计产大于需44万吨。从国内市场看,入世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快速增长,带动纺织工业迅速发展和纺织用棉需求大幅增加,棉花产需缺口逐步扩大。2002-2007年度我国棉花用量分别为563、655、776、951、1120、1240万吨,产需缺口分别为71、168、144、381、367、440万吨。
  2.未来需求预测。从国际市场看,据ICAC预测,2008-2009年度棉花消费量分别为2625、2602万吨,产需缺口分别为152、11万吨,供求关系进入产不足需阶段,今后可利用的国际棉花资源越来越少。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依靠大量进口满足纺织需求的市场风险进一步增大。从国内市场看,2008-2015年度,受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人工成本上升、环境保护限制等综合因素影响,纱产量增速将大幅回落,预计将保持在1-2%水平,2015年纱产量达到2300多万吨;纺织用棉比例按56.3%、用棉损耗按6%计算,2010年和2015年的棉花社会需求量分别为1300多万吨和1400多万吨。
  (二)发展潜力分析
  1.面积潜力。棉花是耐旱、耐盐作物,可利用后备耕地资源达500万亩以上。其中,黄河流域棉区的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可开发利用200万亩;西北内陆棉区通过发展膜下滴灌,节约灌溉用水以及开垦备用荒地,可增加棉田200万亩以上;边角地利用、种植结构调整等其它途径100万亩。
  2.单产潜力。“五五”-“十五”的30年期间,我国棉花单产平均每年增加1.2公斤,增幅2.2%。通过加强棉田水利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棉田地力,促进平衡增产;推广优良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棉花单产仍有较大增产潜力。2007年全国棉花单产为85.7公斤/亩,若按1-2.2%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和2015年全国棉花单产可达92公斤/亩和95公斤/亩水平。
  3.品质潜力。目前,我国已审定了一批增产潜力大、纤维品质好的长绒、中长绒陆地棉品种。通过棉花良种补贴项目带动,加快优质新品种推广速度,扩大集中连片种植规模,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可以有效提高棉花的生产品质和原棉一致性。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产业经营水平,扩大订单生产规模等措施,可以切实减轻异性纤维 污染。通过引进、创新优质种质资源,继续强化品质育种,纤维比强度可以提高1-2cN/tex,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竞争力分析
  一是科技水平高。转基因技术是农业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1995年我国研发出Bt抗虫基因,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此类知识产权的国家。“九五”以来,我国利用转基因技术和传统育种技术,选育出一批丰产、优质、抗病、抗虫性较好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特别是我国的抗虫杂交棉育种、棉田间作套种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均属国际领先水平。据FAO统计,2001-2004年我国籽棉平均单产214公斤/亩,分别是世界的1.79倍、美国的1.56倍、印度的4.46倍、巴基斯坦的1.77倍、乌兹别克斯坦的1.42倍,位居世界百万吨皮棉生产大国之首。
  二是棉花质量好。据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十五”期间我国棉花主推品种的纤维品质跟踪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2mm、整齐度指数83.3%、断裂比强度29.0cN/tex、伸长率6.9%、马克隆值4.4、反射率76.9%、黄度8.9、纺纱均匀指数135,尤其纤维色泽好、整齐度指数高、短绒率低、杂质含量少,与国际水平乌斯特公报(2001年发布)比较,我国棉花纤维综合品质达到国际中等以上水平。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国,与其相比,我国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等纤维物理指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三是生产成本低。从2003年的棉花生产成本看,尽管我国每亩籽棉生产成本高于美国和印度;但由于我国单产高,单位籽棉生产成本低于美国和印度。成本是形成价格的基础,在没有国家补贴的情况下,我国棉花具有价格竞争优势。
  四是市场空间大。近年来,我国纺织工业发展迅猛,棉花需求大幅增加,为棉花生产、供应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由于我国既是世界棉花生产大国,又是纺织品加工中心,其大国优势非常明显。同时,我国棉花生产优势区域也是纺织加工业聚集区,区位优势突出。在国产棉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流通环节少、运距短、成本低、到货快、市场反应迅速。另外,为了促进国内棉花生产和销售,我国在进口棉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调控主动权。
  (四)制约因素分析
  1.棉田基础条件变差。棉花生产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抗旱保灌能力下降;在种植结构调整中,部分棉田被调整到地力较差的高岗坡地,棉田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减弱。同时,棉农为提高效益,在棉田套种西瓜、洋葱、大蒜、马铃薯等高效作物,特别是部分地区近几年大力发展果棉间作,果棉、菜棉争地矛盾突出,棉花生长空间条件变差。
  2.病虫危害日益严重。近年来,黄河流域棉区棉铃虫落卵量呈高发态势,棉盲蝽、棉蓟马等非靶标害虫的危害日益严重;长江流域棉区烟粉虱危害逐年加重;西北内陆棉区蚜虫、红蜘蛛的危害依然严重;棉花多年连作,土壤病害重,特别是枯、黄萎病在各棉区发生面积越来越大,病株率越来越高,高发棉田的病株率已达40%以上,对棉花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3.棉花品种“多乱杂”。棉花主导品种不稳定、不突出,品种“多乱杂”问题突出,对单产和原棉质量提高产生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一是通过审定的品种多,具有突出优良性状的品种少;二是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多,种植规模较大的主导品种少;三是经营棉花品种的企业多,规模较大的企业少;四是棉农种植的品种多,能够实现高产高效的品种少。
  4.生产管理用工量大。棉花生产管理复杂,大部分生产环节没有实行机械化,生产用工较多。目前,种植一亩棉花用工24个,比水稻用工多13个,比玉米多15个。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从事棉花生产的劳动力机会成本越来越高,这已成为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5.技术创新与推广滞后。多年来,国家对棉花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的投入有限,一些科研和教学单位从事棉花栽培技术研究的人才流失严重,栽培技术创新严重滞后。一些有苗头的新技术,由于经费不足,无力进行深化研究和开发。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也因工作经费不足造成服务缺位,严重影响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增产作用发挥。
  6.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新的棉花有效宏观调控机制尚未建立,导致收购加工秩序混乱,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棉花质量控制难度增加;在棉花产业化方面,龙头企业和品牌的引领作用较弱,订单生产规模仍然较小,产业化经营风险较大;此外,棉花专业合作组织和棉农合作社发展缓慢,利益机制不健全,社会化服务水平低,也是影响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发展思路、目标和任务
  (一)发展思路
  按照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棉花供给立足国内生产的方略,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稳定面积,优化布局,强化基础,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升品质;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经营机制,提高植棉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棉花安全。
  (二)发展目标
  2010年棉花面积恢复到8500万亩,皮棉单产达到92公斤/亩,总产达到780万吨;陆地长绒、中长绒、中短绒比例由2:93:5调整为3:90:7。2015年棉花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左右,皮棉单产达到95公斤/亩,总产达到810万吨左右,力争满足国内需求量的50%以上;陆地长绒、中长绒、中短绒比例调整为5:85:10。
  (三)主要任务
  综合考虑未来我国棉花产需关系和生产瓶颈,今后我国棉花生产发展任务是:增强基础保障能力、科技支撑能力、物质装备能力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质量,保障国家棉花安全。
  1.提高基础保障能力。加强棉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棉田抗旱排涝能力;平整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平衡使用化肥,提高棉田土壤地力,使中高产棉田比例达到60%左右。
  2.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科技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幅提高科技贡献率。加快品种创新,提高品种的抗病虫、耐盐碱、耐干旱和高产稳产等能力;筛选杂交优势组合,研究高效制种技术,降低杂交制种成本,提高杂交种子质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服务,扩大良种良法配套比例,充分发挥良种的优质高产潜力。突出抓好节水、节肥、节药等省工节本技术研发应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棉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棉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提高棉副产品的增值增效能力。
  3.提高物质保障能力。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加强棉花生产机械和物化技术产品的研发,提高棉花生产的物质保障能力。扩大优质种子繁育规模,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优质良种的保供能力。加强适合棉田操作的农业机械研发,提高棉花生产机械化装备水平,缓解日益紧张的用工矛盾。加快可控降解地膜、缓释包膜肥、工厂化育苗设施、膜下滴灌设备等生产投入品的开发与推广应用,提高棉花生产的物化技术支撑能力,有效降低投入品成本。
  4.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棉花田间管理复杂,生产用工多,技术要求高。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棉花生产劳动力缺乏和素质下降问题日益突出,亟需建立健全棉花生产管理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棉花社会化服务能力。在进一步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社会化服务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棉花(棉农)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培育棉花龙头企业,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扩大产业化经营规模,拓展龙头企业对棉花生产的服务功能,提高生产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
  四、优势区域布局
  着力建设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优势棉区,包括304个10万亩以上(团场和农场5万亩以上)的产棉大县(市、区、团场、农场,下同)。
  (一)黄河流域优势区
  1.基本情况。该棉区主要包括天津、冀东、冀中、冀南、鲁西南、鲁西北、鲁北、苏北、豫东、豫北、皖北、晋南、陕西关中东部地区,有146个10万亩以上的产棉大县。该棉区地处南温带亚湿润气候区。无霜期180-230天,大于10℃积温4000℃-4600℃,年日照时数2200-2900小时,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春、夏干旱和秋季低温阴雨对棉花生产影响较大。耕作制度以两熟套种为主,滨海滩涂、盐碱地和高岗旱地为一熟春棉。棉田布局集中,单产水平中等,面积增加潜力较大。近年来棉铃虫暴发为害得到有效控制,但棉盲蝽、棉蓟马、红蜘蛛等非靶标害虫及枯、黄萎病危害日益严重。原棉品质主要指标比较协调,异性纤维问题突出。纺织工业较发达,运输成本低。
  2.目标任务。2010年棉花面积4200万亩,皮棉单产75公斤/亩以上,总产320万吨左右。2015年棉花面积4200万亩,皮棉单产80公斤/亩左右,总产330万吨以上。提高棉花品质一致性,有效控制异性纤维混入。
  3.主攻方向。加强棉田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改造中低产棉田,提高土壤地力和灌溉能力。雨热资源丰富地区扩大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推广促早栽培、简化栽培技术,研究枯、黄萎病及转基因抗虫棉非靶标害虫的有效防控技术;改革耕作制度,实行轮作倒茬。主攻伏桃、争结秋桃,提高棉花单产、纤维成熟度和原棉一致性。
  (二)长江流域优势区
  1.基本情况。该棉区主要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鄱阳湖、南襄盆地、安徽沿江棉区、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地区,有57个10万亩以上产棉大县和3个5万亩以上的重点农场。该棉区地处中亚热带至北亚热带的湿润气候区。无霜期240-300天,大于10℃积温4600-6000℃,年日照时数1700-2400小时,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雨热资源丰富,光照条件稍差,常有梅雨渍害、洪涝、伏秋连旱、秋季连阴雨、台风等灾害天气。面积稳定,布局集中,单产水平较高。耕作制度90%以上实行粮(油)棉一年两熟,以育苗移栽棉为主。近年来枯、黄萎病及烟粉虱、棉盲蝽、红蜘蛛等非靶标害虫危害较重。纤维成熟度好、比强度高,异性纤维含量超标。纺织工业发达,运输成本较低。
  2.目标任务。2010年棉花面积1800万亩,皮棉单产85公斤/亩,总产150万吨以上。2015年棉花面积1800万亩,皮棉单产90公斤/亩,总产160万吨以上。提高棉花品质一致性,有效控制异性纤维混入。
  3.主攻方向。加强棉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强滨海滨湖沿江和丘陵高岗棉区的排灌能力;改良土壤,提升棉田地力。筛选优势杂交组合,提高品种的高产潜力和抗枯萎耐黄萎病害能力。根据市场需求,扩大长绒、中长绒优质棉集中连片种植规模,提高棉花质量。推广抗虫杂交棉及其简化栽培技术,规范种植模式,增加种植密度;加强枯、黄萎病及转基因抗虫棉非靶标害虫的有效防控。主攻伏桃,争结秋桃,努力提高单产。
  (三)西北内陆优势区
  1.基本情况。该棉区主要包括南疆、东疆、北疆和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有42个10万亩以上的产棉大县(市)和56个重点团场。棉区地处中温带及暖温带的干旱气候区。无霜期155-230天,大于10℃积温3100℃-5500℃,年日照2700-3300小时,年降雨量200毫米以下,属灌溉棉区。春季气温回升慢、秋季降温快。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春棉,种植结构单一,连作病害和地膜污染逐年加重,地力中等及偏下,有不同程度盐渍化。面积稳定发展,布局集中,规模大,单产水平和机械化程度高。原棉色泽好,异性纤维含量相对较低。纺织工业基础薄弱,棉花主要运往内地,销售成本高。新疆是我国唯一的海岛棉(长绒棉)产区。
  2.目标任务。2010年棉花面积2500万亩(其中海岛棉100万亩左右),皮棉单产125公斤/亩,总产310万吨以上。2015年棉花面积2500万亩(其中海岛棉100万亩左右),皮棉单产130公斤/亩,总产320万吨以上。稳定发展海岛棉,着力提高纤维强力和原棉一致性,扩大异性纤维治理成效。
  3.主攻方向。改造中低产田,提高棉田地力。加强抗病育种、品质育种、早熟性育种和耐盐碱育种,改善品种品质,增强品种抗逆能力。大力发展以膜下滴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节约水资源。推广促早栽培技术,主攻伏前桃和伏桃,进一步提高单产和成熟度。规范高密度超高产栽培模式,推广机械精量播种技术和残膜回收技术,示范机械化采收技术,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植棉效益。研究枯萎病、黄萎病、蚜虫、红蜘蛛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控技术。开发新型降解地膜,净化土壤环境。
  五、建设重点
  围绕我国棉花发展任务,对优势区域内304个产棉大县,按照“整体规划、分批实施”的原则,加大项目资金投入,从加强标准棉田、良种繁育基地、科技创新体系、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入手,切实提高我国棉花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构建我国棉花安全保障体系。
  (一)完善良种繁育体系。长期以来,我国棉种企业规模小,投资能力弱,种子繁育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制种质量难以保证,严重影响了棉花新品种优质高产潜力的发挥。根据各生态区棉花种植面积和用种需求,在全国建立原种繁育基地3万亩,年产原种260万公斤;建立良种繁育基地260万亩,年产棉花良种23400万公斤,初步形成原种和良种配套的棉花种子繁育体系,保障8500万亩棉花生产的良种供应,使优质种子统供率达到90%以上。项目区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沟渠硬化、新打机井、旧井维修、泵站配套、田间作业道路配套建设;考挂室、加工车间、种子晒场、种子仓库建设;种子加工、质量检测仪器设备购置与完善;棉花原种及三圃材料引进。
  (二)建设标准示范棉田。加快高标准示范棉田建设,完善现有田间排灌设施,提高基础地力,增强技术承载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按照“稳固高产田、提升中产田、减少低产田”的思路,通过平整土地、配套完善现有田间排灌设施,配合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农艺措施,提高棉田防渍抗旱保障能力和土壤地力,达到高产稳产棉田标准。全国建立高标准示范棉田面积150万亩,辐射带动6000多万亩棉田生产水平提高。长江流域棉区,根据两熟连作面积大、复种指数高、田间排水困难的特点,重点配套建设塘坝结合、井渠结合、排灌并重的棉田工程体系,并完善土地平整、田间作业道路建设,为棉油连作、水旱轮作打下良好基础。黄河流域棉区,根据麦棉两熟套种面积大、保灌面积小、抗灾能力弱的特点,重点建设井、渠、机电设施,达到每50亩棉田一眼深井的标准,形成以保灌为主、灌排结合、井渠配套的棉田工程体系,增强节水灌溉能力,提高棉田产出能力。西北内陆棉区,根据灌溉农业的生产特点,重点改造中低产田、培肥地力,大力发展膜下滴灌设施,提升农田水利设施的水平和灌溉效率。
  (三)实施科技提升行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实施科技提升行动,加快科技创新速度。一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兴棉战略,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加强新知识和新技术培训,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二是良种创新。引进种质资源,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高抗棉铃虫、抗枯萎病、耐黄萎病、耐盐碱、耐干旱、特早熟和高品质等不同类型的新品种;同时,研究F1代杂交种高效制种技术。三是良法创新。长江流域重点研究、集成配套棉花轻简育苗移栽、油后板茬免耕移栽等综合配套技术;黄河流域棉区集成创新常规抗虫棉的早发早熟防早衰优质高产配套技术;西北内陆棉区重点是低成本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小型棉花精量播种、施肥培土机、轻便高效新型药械、国产棉花收获等机械及配套农艺措施。四是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攻关。突出抓好棉花枯黄萎病、棉铃虫、棉蓟马、棉盲蝽、烟粉虱、棉蚜虫等重大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减少病虫危害损失,保持棉花稳定发展。五是加强棉副产品综合利用。发挥棉花主副产品的多功能性,深化棉籽壳培养食用菌、棉籽蛋白加工饲料、棉籽仁加工食用油和生物柴油、棉秆加工纤维板等方面的利用技术研究,拓宽综合利用领域,扩大综合利用规模,提高棉花综合效益。
  (四)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强化服务职能,改善工作条件,突出抓好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的创新与试验示范,加强成熟实用技术的集成配套与推广应用。进一步强化棉花重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监控和防治体系建设,抓好重大虫害治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棉花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棉农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加强农机装备,逐步提供机耕、机播、机防、机管、机收、机灌等专业化服务。通过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培育棉花龙头企业,建立棉花生产基地,扩大订单生产规模,实行优质优价;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棉花质量,培育棉花品牌,推进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对棉花生产的服务与带动作用。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高度重视规划实施,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目标,强化责任,认真落实全国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并在全国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编制具有本地区优势特点的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加强农业行政、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联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坚持市场引导和行政推动相结合,创新机制,稳步推进,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完善宏观调控。准确分析棉花供需形势,科学制定滑准税和配额政策,强化棉花进口管理;准确把握国家棉花收储、投放时机与数量,切实稳定国内棉花市场价格,有效保护国内棉农利益。研究棉花收益补偿办法,保持合理粮棉比价关系,提高农民植棉积极性,促进粮棉协调发展。及时发布棉花产销信息,引导棉农、纺织企业合理安排生产。
  (三)强化专项扶持。继续实施棉花良种补贴项目,扩大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标准;将棉花纳入农资综合直补,增加西北内陆棉区膜下滴灌设施补贴,切实降低棉花生产成本。继续实施棉花基本建设项目,改善棉田生产条件。完善临时收储政策,扩大棉花灾害保险补贴范围,研究实施棉花反周期补贴政策,稳定植棉效益,保护棉农积极性。
  (四)加大资金投入。按照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强化政府投入的主导地位,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出台配套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企业、经济组织、个人投资棉花产业。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农民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多部门、多层次、多形式的融资机制,扩大投入资金来源,为规划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五)创新工作机制。以项目实施为纽带,围绕提高棉花产业整体竞争力,充分发挥农、科、教、企以及行业协会等单位的自身优势,科学分工,团结协作,形成发展合力。建立合理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各部门、各环节积极性,提高项目管理能力。
  (六)加强农民培训。通过科技入户、重大技术推广等项目实施,培养棉农的科学生产观念,提高棉农参与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化经营等现代生产方式的自觉性。加强重大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棉农科技素质和技术到田率。引导棉农采用国家良种补贴项目推荐的品种,改善品种结构,扩大集中种植规模,开展异性纤维危害专题宣传,强化棉农和收购经纪人的质量意识,确保防异性纤维关键措施落实,切实提高棉花质量。
  (七)加强棉种管理。大力推广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种。建立品种退出机制,减少老品种和推广面积较小品种的数量。加强棉种质量抽查和市场执法检查,杜绝假冒伪劣棉种进入市场。培育大型专业化棉种繁育经销企业,提高棉种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售后服务能力。加强棉种总量监测、种子储备和区域调剂,保障棉花生产用种安全。
  (八)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加强对规划的宣传,扩大其社会影响,进一步增强规划对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社会资源向棉花优势产区聚集。

 附图:棉花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