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国内棉花

陈锡文: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出处:经济日报    2009年07月03日

    主讲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陈锡文

  祖籍江苏丹阳,1950年7月10日生于上海。1968年9月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1982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1985年到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任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90年7月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部长。1999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兼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2000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03年后,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核心观点:

  当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大部分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必须抓紧粮食生产不放松,必须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努力增加油料供应,鼓励木本油料生产;要努力稳定生猪生产,推动规模化饲养。

  我国土地资源不足,18亿亩的耕地面积要严防死守。同时,要努力保持市场和农产品价格的稳定,以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扩大农民工就业,既要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又要积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编者的话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困难加大。今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极为艰巨的一年。在农业连续5年增产的高基数上,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在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态势中,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的难度更加凸显;在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制约更加突出。

  面对今年经济发展的特殊形势,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意义尤为重大。我们在正视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只要我们切实增强危机意识,紧紧抓住机遇,采取果断措施,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话题之一

  农业生产保持好势头,保证粮食安全有把握

  要点 由于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农民种粮积极性比较高,农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5年保持增收,粮食库存充裕。从目前的情况看,2009年保证粮食安全不出问题是有把握的,粮食供给是能够保持稳定的。

  今年春天的旱情十分严重,但在冬小麦主产区,抗旱恢复后的苗情好于去年。现在,全国夏粮收购工作进展顺利。今年夏粮产量有望超过2450亿斤,将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第6年夏粮增产。夏粮丰收标志着今年粮食生产有了一个良好开局。当然,夏粮在全年粮食生产中所占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我国全年粮食生产主要还看秋粮产量。

  从今年情况看,农民对秋粮的种植意向总体较强,全国粮食种植面积可能比去年略有增加。这与农村种植结构调整有关,今年棉花播种面积略有减少。

  农民生产农产品的积极性较高与政府出台的政策有关。今年中央出台了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并比较早地公布了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提价的政策。

  从去年夏季开始,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下滑。由于去年冬天国家对东北大豆等作物启动临时收储等政策,公布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了我国的粮价。此外,由于全球能源价格同比下降,使得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总体水平出现下降,这也降低了农民生产的成本。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5年保持增收,粮食库存充裕。从目前的情况看,2009年保证粮食安全不出问题是有把握的,粮食供给是能够保持稳定的。

  在农民种植粮食意愿增强的同时,今年棉花种植面积出现一定的调整下降,这与市场供求直接相关。我国是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上棉织品需求下降,对纺织业造成一定影响。

  棉花外部需求变化调整,还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从棉花生产到纺织品出口,整个产业链条不确定因素较多。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减少棉花种植面积,有利于稳定棉花价格。去年冬天我国启动收储棉花等政策,使棉价出现了一定的回升。总体上来看,在进行进出口调节的基础上,与去年比较,棉价总体有所提高是有可能的。

  我国土地资源不足,耕地资源稀缺的问题十分突出,各种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会一直绷得比较紧,18亿亩的耕地面积要严防死守,对耕地保护、改造中低产田、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要有充分认识。

  现在,我国粮食平均亩产660多斤,要保证10000亿斤的粮食供给,需要种植16亿亩的粮食。而我国每年可耕地面积,算上复种指数,每年总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不过23亿多亩。其中,真正用来种粮食的播种面积是16亿亩。此外的7亿多亩播种面积用来种棉花、油料、糖料、蔬菜和发展其他经济作物。

  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大部分处于紧平衡状态,我国16亿亩的粮食播种面积,稍有气候变化,一年上下增减200亿斤至300亿斤很正常。但这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个巨大的数字。例如,日本每年大米的消费量不过160亿斤。我国是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即使是好年景,增产也有限,这更要求我们要有适当的粮食储备。

  话题之二

  鼓励木本油料生产

  努力增加油料供应

  要点 我国油脂需求的60%至70%依靠进口。国家对油料生产提出的目标是:努力增加油料供给,但不能与粮食生产争地;鼓励长江中下游冬闲田种植油菜籽等油料作物;同时在山区发展不占用耕地的木本油料。

  在我国,油料作物主要是指花生、油菜籽、芝麻等。目前,国际上油料、油脂价格降得非常快,对我国油料价格形成了较大的冲击。目前,我们已经做了安排,如果油料种植亏损,国家会启动收储政策,保证农民收益。

  在我国的统计数据中,大豆是归纳到粮食项下来统计的。但实际情况是,大豆在我国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油料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国际大豆市场价格下降对国内大豆价格有影响。大豆价格在最近两年波动比较大。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大豆收储政策。由于国际上的价格更低,大豆价格保持稳定的压力较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每年需要消耗2300万吨至2400万吨油脂,国内真正可以自己生产的不足1000万吨,不到总需求量的一半,不得不进口。去年,我国进口了3700万吨大豆,大约能榨出700万吨油。算上国内供应,还有700万吨至800万吨的缺口,这一部分主要依靠进口。去年我国除进口大豆外,还进口了800万吨植物油。

  也就是说,我国油脂需求的60%至70%依靠从国际市场进口,等于在一定程度上由国际市场给我国定价。另外,如果多生产油料可能要压缩粮食面积,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考虑,减少粮食种植结构带来的影响会更大。

  去年我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茶油、核桃油等木本油料作物,用木本油料作物对油料结构进行调整。目前,国家已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例如提供良种补贴等。

  我国对油料生产提出的目标是:努力增加油料供给,但不能与粮食生产争地。鼓励长江中下游冬闲田种植油菜籽等油料作物。长江中下游流域,一般冬季种小麦的比重不高,可以通过良种补贴扩大油菜籽生产。同时,在山区发展不占用耕地的木本油料。

  通过这些方式,我国油料产能会有所增加,但由于现在缺口较大,完全不进口不太可能。在消费上,中国人饮食中消耗大量油料的习惯也有待改善。目前,不少人由于油脂摄入过高带来一些健康问题,应加大宣传,让人们形成合理的油脂消费方式。

  话题之三

  努力稳定猪肉价格,减少养殖户损失

  要点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全国平均的生猪交易价格几乎到了盈亏平衡点。在稳定猪肉价格,减少养猪户损失方面,我国已经对生猪生产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价格变动,采取措施扩大猪肉储备。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全国平均的生猪交易价格几乎到了盈亏平衡点:在不同地区,价格虽稍有不同,但差不多都在每公斤9元至10元。从全国来看,生猪价格目前正处于这个平衡点上,甚至部分地区的生猪价格已经低于这一水平。

  从短期看,养猪户面临的问题是,存栏的生猪是卖还是不卖?现在卖了挣不到什么钱;不卖,以后价格如果继续下降,就可能会导致赔本。从较长的周期看,养猪户面临的问题是,是否继续补栏生产?

  在稳定猪肉价格、减少养猪户损失方面,我国已经对生猪生产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在主产区增加母猪保险等。另一方面,根据实际价格变动,我国采取措施扩大猪肉储备。

  我国是世界上生猪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正常年景,生猪的存栏量大约有4.4亿头至4.5亿头。如果再加上用于产仔的公猪、母猪,全国存栏的猪大概有5亿头,一年出栏大概6亿头。

  前年猪肉供给不足,价格上升很快,肉价最高时,达到每市斤15元;现在正相反,是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我国生猪养殖方式从过去基本是一家一户散养,到现在规模化饲养,养殖户对市场关注度明显提升了。现在,有关部门也都在密切关注生猪价格的问题,将通过各种方式,避免让养猪户遭受过大的损失。

  话题之四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持市场和价格的稳定

  要点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由于外部市场需求不旺,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构成压力,生产与需求之间波动的风险加大,农民增收的困难也在加大。因此,必须进一步采取有力举措,保持市场和价格稳定,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从目前情况看,保持生产的稳定,农民是有积极性的。但一些产品的价格波动,会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而这主要是国外因素造成的。由于连续几年中央对农业重视及增加投入,目前生产能力并不是突出的矛盾,最关键是市场和价格的稳定。

  这几年对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增收起到较大作用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瓜果蔬菜,一个是畜牧水产。消费者可以看到,这些产品目前市场供给充足,价格偶尔会出现波动,但不至于买不到。

  目前,我国生产的瓜果蔬菜、水产畜牧产品,比如蔬菜、肉鸡、鳗鱼、鲮鱼、罗非鱼等出口都不少。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降,这对经营出口农产品的农民影响较大。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经济形势不好,发达国家就会或多或少出现贸易保护主义,各国首先考虑的是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而这往往是通过设置新的技术壁垒、不断提高所谓进口的安全性指标要求来实现的。我们对出口食品的安全必须保证。

  由于外部市场需求不旺,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构成压力,生产与需求之间波动的风险加大,农民增收的困难也在加大。因此,需要政府出台应对措施。

  目前可以并已经采取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加大补贴力度,降低农民生产成本;二是稳定价格,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三是增加收储,把部分短期供过于求的产品转化为库存,吞吐调节;四是加强协商,保证安全的农产品该出口的要出口。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话题之五

  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积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要点 目前,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增多,要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扶持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和返乡创业。

  即使粮食价格稳定,农民能获得的收入增长也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单靠农业富裕不了农民。目前,在农民所有收入中,来自包括林业、农业、水产、畜牧业等大农业概念的人均纯收入实际上只占总收入的50%。除此之外,工资性收入大概是38%至39%。其他是转移性收入,包括政府补贴等转移性收入、农民自己的财产性收入,大概占7%和3%。

  过去我们一直讲,我国农村劳动力大约有5亿人,其中大约有2.3亿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差不多已经占到农村劳动力人口的45%以上。这2亿多人中,大约8500万人在本乡镇就业,约1.4亿人在外就业。

  中央非常重视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这些年一直在设法提高外出就业农民工的实际收入水平。近几年,农民工工资收入每年都有很大提高。去年农民工平均工资水平已经达到每月1200元。一年中,如果一个农民在外打工8个多月,可以挣到1万元,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国际金融危机出现以后,不少外向型企业订单减少、甚至停工停产,导致去年秋冬出现农民工大量返乡。

  农民工作为一个社会概念,大家都理解它的含义,但统计学上的概念是很不确定的。农村居民,出来打工就是农民工,回去种地就是农民。同时,农民工流动性强,打工去向不定,所以对农民工的数据统计有一定的难度。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到底有多少农民工返乡,这个数据比较难掌握。比较公认的数据是,今年1月下旬、春节前后,大约一半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返乡。在这些返乡的农民工中,有5000万左右属于正常探亲,有2000万左右与工作有关。

  更加精确的数据是,这2000万受影响返乡的农民工中,有1200万人是因为企业停工停产的原因,剩下的人是因为各种个人原因返乡的。这些人春节期间回去了,春节后不少人又先后外出打工。从目前情况看,真正返乡后失业在家的比例并不高。按照往年规律,农民工习惯在每年3月春播结束后陆续出来打工,春播后是农民工外出高潮。目前,外出的农民工中,大概有600万人至700万人处于流动中。

  总的来说,从农村统计,目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比去年年底时略有回升,但与往年惯例比,增加的人数不多。现在,各地政府都在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当一部分农民返乡后不出来了,可能在当地找到了工作。

  由于国际需求减少、企业生产减少、岗位减少,导致农民工数量减少,农民工工资水平可能会有所下降。

  现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在大量开工,但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中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用工数量的增加可能有限。另外,房地产行业和服务业在短时间内也很难迅速增加就业岗位。

  目前,扩大农民工就业,就要把视角转向农村,就地寻找就业门路。比如,鼓励农民在畜牧水产业进行规模化饲养;由政府提供小额贴息贷款,甚至减免税收和免收商铺铺位费等,让农民在家乡开小超市、便民店,尽量减少对农民转移就业的冲击。

  话题之六

  农民收入增长多少

  取决于经济形势

  要点 按照我国目前的农产品市场和农业政策,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不大。当前的关键是,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同时,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势头。

  从农业农村整体形势来看,今年农民增收的难度较大。一季度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下降并不明显。但由于生产成本没有扣除,还难以衡量出农民的实际收入。

  目前,农产品价格有升有降。因为最低收购价提高,小麦、大米的价格有一定上升;但畜产品已经在下降。这种有升有降的局面,对农民增收的支撑力度不太确定。

  在农业收入方面,农民收入要争取做到不降略升。

  在非农业收入方面,现在形势仍不太明朗。农民工在城里就业的人数和工资水平要比去年增加,难度较大。在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情况下,中西部内地中小城市乃至农村,第二、三产业就业有向好的势头,可能会有一定的增长。

  总的来讲,农民在农业和非农业产业的增收,取决于我国总体的经济形势和外部需求。目前普遍认为,国际金融危机还未到底,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大政府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性扶持力度。

  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7年增加了621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幅8%,是农民收入额增长最多的一年。今年的具体情况还要分析。按照中央有关决策部署,要实现我国农民收入12年翻番的目标,每年农民纯收入的增幅应该是5.95%。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对今年农民收入保持增长完全应该有信心。按照我国目前的农产品市场和农业政策,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不大,关键是增幅有多高。过去5年,我国GDP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农民收入年增幅都超过6%。今年我国GDP增长目标是8%,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比去年略低也是可以接受的。

  当前的关键是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势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