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国内棉花

2010年山东、河南省棉花产销形势调研报告

出处:中国棉花协会    2010年08月30日
 
    为了解当前棉花市场运行情况和棉纺织生产、出口情况,研究新年度棉花产销和纺织发展形势,8月23日―27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棉花协会、农发行、纤维检验局、纺织协会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赴山东、河南两省调研。在听取省直部门关于棉花产销及纺织业整体情况介绍的基础上,选取了菏泽和商丘两个主要产棉区进行了重点调研,实地考察了棉田、棉花加工企业、棉纺织企业,走访棉农,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09年度棉花市场运行情况
    (一)面积、产量均大幅度下降
    2009年度,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1201万亩,比上年减少132万亩,减幅9.9%;单产76.7公斤,比上年减少1.4公斤,减幅1.8%;总产92.1万吨,比上年减少11.9万吨,减幅11.4%。河南省棉花种植面积806万亩,比上年减少102.7万亩,减幅11.3%;总产51.75万吨,比上年减少13.34万吨,减幅20.5%;单产64.2公斤。但据两省相关部门调查,实际种植面积远远低于上报面积。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棉农植棉收益减少,棉农种棉积极性降低。单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去年9月上、中旬两省主产棉区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影响棉花生长。
    (二)棉花价格波动大,生产成本增加,棉农收益降低
    自去年9月份以来,棉花价格一路攀升。山东省籽棉收购价从9月初2.8元/斤上涨到4.2元/斤,平均收购价3.7元/斤。标准级皮棉价格从年初15833元/吨上涨到近19000元/吨。河南省籽棉收购价从9月初的2.8元/斤上涨到3.75元/斤,最高达到4元/斤。标准级皮棉价格从最初的13000元/吨上涨到现在的18200元/吨,年度涨幅达40%。两省均反映在棉价大幅度上涨前,大部分棉农已将棉花卖出,棉价上涨并未给棉农带来相应好处。 
     在棉价大幅上涨的同时,植棉成本也有所增加,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成本的增加带来收益的减少:在河南商丘走访棉农时了解到,种植棉花每亩纯收入不足200元。在菏泽,每亩纯收入仅为461元,远低于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收益。
    (三)棉花资源紧缺,收购加工企业设备大量闲置,经营困难
    由于棉花产量减少,出疆棉调运困难,两省棉花资源紧缺,供需缺口大。两省收购加工企业的经营形势不如上年:由于担心后市风险,企业不敢大量囤积棉花,只能随收购、随加工、随销售。效益好的加工企业大部分是囤棉待涨的企业。
    二.2010年棉花产销形势预测
    (一)面积、产量“双降”
    2010年度,山东省棉花播种面积1150万亩,比上年减少51万亩;总产80万吨左右,比上年减少10万吨。河南省棉花种植面积701万亩,比上年减少105万亩;总产45万吨左右,比上年减少6.75万吨。但据相关部门调查,实际种植面积远远低于701万亩。2010年全省发放棉种补贴545.33万亩,按此推算棉花种植面积在500万亩左右,总产约32万吨。
    (二)未来棉价走向不明朗,棉农期望值高,企业收购风险加大
    在山东省,受上年度棉花价格高位运行的影响,预计新棉上市后籽棉收购价格在3.7元/斤以上,皮棉收购成本为16000-17000元/吨。河南省预计新年度籽棉收购价格在4元/斤左右,皮棉收购成本为16500-17500元/吨。由于棉价和植棉成本的大幅上涨,棉农对新年度籽棉收购价格期望值提高,两省棉农普遍希望籽棉收购价在4元/斤以上,个别地区期望值达到5元/斤。棉农和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之间价格分歧较大,新的棉花年度棉农会存在等待、观望情绪,惜售心理加剧,棉价增长预期很可能推动棉价实际上涨。
    但从下游纺织行业看,由于受下游产品价格制约,棉花价格和棉纱价格缺乏持续上涨动力,新棉上市后,若纱价继续下降,将导致棉价下降。从期货市场看,郑州期货市场9月份结算价是18400元左右,11月份期货价格是17000元左右,表明棉价有下行趋势。
    三.棉纺织生产和出口情况
    (一)今年上半年棉纺织生产、出口情况
    今年上半年,在国际经济复苏及国内经济持续好转的环境下,两省纺织行业有所回升,生产、出口、效益均大幅增长。
1-6月,山东省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2191户,完成纱产量346.1万吨,同比增长12.8%;布64.9亿米,同比增长14.5%。实现销售收入1805.7亿元,同比增长26.3%;实现利税172.5亿元,增长49.1%。 1-7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92.7亿美元,同比增长20.1%。1-6月,河南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396户,完成纱产量179.95万吨,同比增长28.29%;布17.78亿米,同比增长26.05%。实现销售收入736.76亿元,同比增长32.45%。1-7月,纺织品出口3.88亿美元,同比增长44.3%。
    (二)下半年棉纺织生产和出口形势预测
    下半年,推动行业增长的因素将有所减弱,纺织行业仍然面临种种不利因素:一是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不断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据了解,今年以来,山东省纺织企业用工成本较上年普遍提高了20%左右,但仍存在“招不进,留不住”的现象。二是汇率风险增加,企业不敢接大单、长单。三是棉花市场波动大,纺织企业经营风险加大。2009年度,棉价涨幅为40%,棉纱上涨超过50%,坯布价格上涨15%-20%,而服装出口价格未能明显提升。棉花上涨压力未能被终端市场完全消化,产业链价格传导受阻,在这种情况下,棉花价格的大幅波动将大大增加纺织企业运营的不确定性。
    综合来看,2010年下半年纺织行业将继续呈现稳步回升态势,但由于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两省纺织行业全年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下半年行业增速将会放缓。
    (三)棉花等原料库存情况
    两省纺织企业棉花库存基本维持在1个月左右。企业间库存情况参差不齐:资金充裕的企业对棉花价格上涨风险已有所防范,适度增加了库存数量,可支撑到新棉上市后一段时间;一些中小企业已基本无库存,受资金限制只能随用随买。
    (四)棉纺织企业使用纺织原料变化情况
    两省纺织企业基本上都是纯棉纱企业。从几家企业了解情况看,在山东省,受棉价上涨影响,化纤价格比较优势突出,企业化纤使用量有明显增长;在河南,原料以棉花为主,纺纱用料没有出现大的变化。
    三.两省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情况
    山东省完成设备改造的企业有350家,占规划的97%。全省规划建设的11家仪器化公检实验室有10家开始工作,检验能力达80万吨。河南省完成设备改造的企业有110家,占规划的84.6%。全省规划建设的9家仪器化公检实验室已全部建成,检验能力达36万吨。两省完成设备改造的棉花加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但在改革推进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企业送检量低,检验设备大量闲置,运行成本大幅增加。二是新体制企业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小包棉退出机制不明朗影响新体制企业发展。三是存在重复检验现象。据地方纤维检验机构反映,一些加工企业将假样本送检,造成纺织企业对公检结果不信任,还需要重新开包检验。
    四.调查中反映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稳定棉花生产
    从调研情况看,山东、河南两省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大量棉田被玉米、蔬菜、瓜果等作物所替代。棉农种植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效益下降,种棉不如种粮合算;二是种棉费时费力挤占打工时间;三是棉花价格波动大,种植风险高。棉花产量下降造成棉花产业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棉农收益,稳定国内棉花生产。建议:一是完善棉花良种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标准。在补贴方式上,建议恢复原来的直接统一供种的办法。在补贴金额上应有所提高:目前棉花良种补贴标准仅为15元/亩,远低于棉种成本。二是建议出台棉花最低收购价政策,保障棉花价格稳定,给棉农一个合理预期。三是科技兴棉,加大对良种繁育的支持,加强优质棉推广和管理。据河南供销社反映,近几年由于气候变化,黄淮流域7-8月降雨充沛,建议研发抗涝新品种并加以推广。四是提高棉花规模化种植水平。
    (二)培育壮大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加强宏观调控力度
    从两省情况看,多数棉花加工流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能够发挥市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不多。建议加大对这类企业的扶持:一是增加政策性贷款投放,扩大贷款覆盖面。二是尽快建立国家和省两级棉花储备制度,提高国储棉规模。三是在主产区扶持一批棉花骨干企业参与宏观调控。
    (三)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加快推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
    一是尽快出台相应政策,建立200型企业安全退出机制。二是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提高仪器化公检结果的综合利用水平。建议组织相关部门对仪器化检验结果应用进行系统的研究,建立规范的仪器化检验结果的应用模式,并尽快向纺织企业推广,使仪器化检验结果发挥更大作用。
    (四)加强对棉花质量的管理
    2009棉花年度,受天气和棉花生产、流通方式影响,两省棉花整体质量和往年相比有所下降,籽棉品级多在3-4级左右,以4级为主,异性纤维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中,小规模分散生产和收购过程中的混等混级是造成棉花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建议各产棉区统一棉种,确保品级一致性;提高棉农组织化程度,由专业合作组织引导棉农恢复“四分”等做法;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加强对棉花加工企业加工、搬运、储存等环节的监管,督促异性纤维问题的解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