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河南省棉花协会:棉花周报[74](2014.1.1-1.12)

出处:河南省棉花协会    2014年01月13日

 

  本周是新年的开始,辞旧迎新,棉花市场试图带来一些新意,努力摆脱大势利空的重重束缚,走出漫无边际的弱势低谷。然而,犹豫、迂回、震荡的行情再次证实了市场转向的力不从心和茫然无措,疲弱道路之漫漫,市场必将上下而求索。

    国际棉花市场在经过前段时间的触底反弹后,陷入了震荡反复行情,美棉减产、供应紧张和中国需求增加的炒作暂时消退,全球超量库存、中国持续抛储以及棉花需求低迷的现实不容改变,注定棉花市场前进之路漫长而坎坷。洲际交易所(ICE)棉花期货及时反映出了市场现状,主力3月份合约在多次冲击84美分/磅的压力位后,最终还是得不到基本面的支持而未能站稳脚跟,本周在82—84美分/磅之间波动,如果不能实现突破,再次跌落的可能很大;5月份合约同样保持着徘徊之势,82—84美分/磅的波幅无太多新意,其他远月合约对未来缺乏信心,皆显得无精打采,整个市场缺少明确消息的方向指引,处于短暂横盘观望姿态。棉花现货市场经过之前期货上涨的引领,目前保持在阶段高位,市场价格表现坚挺,代表现货的Cotlook A指数本周稳定在89美分/磅上下。在目前市场需求不足的条件下,价格的抬升直接抑制需求的增加,市场交易重现清淡,等待市场进一步明确方向。最新一周美棉出口延续上周的低迷态势,大幅低于前期出口签约量,市场需求的持续改善仍然艰难,特别是中国的进口迟迟不见好转,增添了市场未来持续供大于求的矛盾。印度国内棉花市场跟随国际市场也有一定的升幅,86-88美分/磅的提货价令出口和消费有所放缓,加工厂报价坚挺,纺织厂抱怨价高,市场交易出现僵持,企业采购谨慎;巴基斯坦国内由于担忧供应的吃紧,特别是高等级棉花紧张,市场相对的高价并未阻止企业积极采购的热情,进口印度棉价格的上涨对国内市场也起到推动作用;东南亚地区纺织市场对低价非洲棉和中等级巴西棉给予较多关注,大多为即期需求而询盘和交易;中国进口棉市场大量印度棉到港,港口库存上升,由于配额政策的不明,市场交易不旺,价格相对稳定,均价在18000—18400元/吨;同期进口棉价格指数在93美分/磅上下,本周没有太大变化;高等级的澳棉始终受到市场的追捧,价格自然不菲,均价保持在20000元/吨之上,甚至有高出21000元/吨的报价;随着配额政策的陆续落实,物美价廉的进口棉仍然是企业争相选购的对象。

    新年的国内棉花市场仍然被政策所主导,收储和抛储以及进口政策几乎掌控了市场的全部,市场自由配置资源的功能已荡然无存,棉花资源的供求全在政府之手,市场行情也自然大势维稳。郑棉期货市场由于政策的干预,严重脱离市场现实,无法反应市场供求,资金成为推动行情的主角,大量优质资源进入国储而造成仓单紧缺,逼仓行情在本周愈演愈烈,主力5月份合约最高冲至19955元/吨,而且成交和持仓量还在增加,如果投机资金富裕,还有可能再高一线;在此激励下,近月合约都有不小的涨幅,市场风险也在加剧;远月合约未来注定失去收储支撑,前景一片黯淡,价格再度跌落,低位盘整已成为常态。总体而言,市场分化、近强远弱的局面短期无法扭转。现货电子交易撮合市场在收抛储的大背景下,无法有太多表现,流通资源稀少,企业无心关注,市场难以被激活,成交多在一万吨上下,订货也保持较低水平,市场各月由近及远在19000—18400元/吨之间,基本与现货保持同步,撮合市场的运行更多依赖于收抛储政策的持续或调整。

    棉花现货市场上极少有自由交易,绝对量的资源进入国库,有价无市的状态旷日持久,现货价格指数小幅回落,周末收在19477元/吨。收储和抛储掌握了市场供应的节奏,政策的深度介入掩盖了市场真实的供求。目前收储进入扫尾期,加工企业全力冲刺,争取交储量和利润的最大化,特别是长江流域三省交储条件的放宽,再次激发了企业入储的热情,更多棉花资源入驻国库,推动收储实现增量。截止本周,完成收储531万吨,其中新疆占373万吨,内地157万多吨,大单企业依然是主力。收储稳定了市场,同时也让棉花库存水涨船高。最新调查得知,国内年度库存将超过1200万吨,虽然明年预期种植面积和产量继续缩减9%,但仍将有一半的资源抛向市场,以实现去库存化,这样必然形成市场长期供应宽松,抛储常态化也是无奈之举。截止本周抛储投入计划72万吨,实际成交32万吨,成交比例占45%,其中国产棉成交25万吨,成交率占40%,进口棉近7万吨,几乎100%成交。本周特别推出了新国标下的2012年度棉花,受到企业欢迎,在成交资源中占据优势,而新疆库棉花成交更多,反应出纺织企业对优质棉花资源的需求。但另一方面,抛储成交总量的不断萎缩和成交价格的下降也说明了市场需求改善有限,企业对未来信心不足。纺织市场的现实情况也正如此。棉布、棉纱销售缓慢,价格长期低迷,出口与内销的乏力造成产品库存上升,企业订单难以为继,开工率下降,市场一片萧条,甚至部分厂家提前放假以消化库存。邻近春节,企业资金紧张,还贷压力较大,尽量保持低量原料库存,坚持多元化原料补给策略,主要通过竞拍储备棉维持日常生产,部分利用进口棉予以补充,期待抛储政策的调整和配额政策的落实俨然成为大多纺织企业现实考量。

  收储是国内棉花市场得以稳定的主要支撑,而海量棉花库存和抛储持续增量以及收储变直补的政策之变,必将推动国内棉价缓步走低,向国际棉价靠拢,以缩小内外价差,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实现市场自由回归和资源配置更趋合理。

 

                                          (河南豫棉信息中心  韩志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