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国内棉花

棉花市场用不着谈“争”色变

出处:新疆日报    2005年10月31日
  新疆各地棉花收购站眼下正在开秤收棉。和往年明显不同的是,今年棉花收购进一步呈现多主体趋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各地棉麻公司和同样拥有收棉资质的棉纺企业以及个体、私营轧花厂为了掌控尽可能多的原棉,在籽棉收购价格上你增我涨,互不示弱。有的企业还采取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办法,以便将更多的棉花拿到手。
  值得关注的变化还有,除了少数地方,多数产棉县市今年都不再设卡阻止农民外销棉花。农民在棉花销售环节上的自主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棉花多头收购,价格战硝烟四起。有人对此表示担心,认为棉花市场如此开放,各地棉麻公司收不上足够棉花,不仅影响棉麻公司效益,而且地方财政也会受到影响。再就是一些轧花厂不严格按照棉花等级收购,搅乱市场的同时还可能毁坏新疆棉花声誉。
  也有人对上述说法不以为然,其理由是过去棉花市场的长期垄断已经证明弊大于利,而竞争却有利于激发棉花加工、流通企业内在活力,有利于打破棉花价格的低水平徘徊,有利于维护广大棉农利益,最终促进各地棉产业的发展壮大。 少数轧花厂不择手段抢购棉花,既不代表棉花加工企业主流,也不利于企业自身。那些企业不加选择囫囵吞枣“吃”进去的籽棉,最终又能轧出什么上等皮棉来呢? 面对棉花市场竞争态势,与其横加指责,不如积极应对。各地党政以及相关部门应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环境,规范企业收购行为,使各类企业通过竞争改进皮棉加工工艺,提高附加值,扩大利润空间,从而有可能为棉农提供更理想的棉花收购价格,实现企、农双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