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国内棉花

朱东方:积极推进棉花质检改革 促进我国棉花加工业健康发展

出处:中国棉花协会    2005年12月29日

  在12月28日召开的中国棉花加工业发展峰会上,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商品平衡二处处长朱东方介绍了我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及明年工作安排,以下为发言全文。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中国棉花协会加工分会成立大会暨棉花加工业发展峰会同时召开,首先向棉花加工分会的成立表示祝贺,预祝分会切实发挥行业组织作用,促进我国棉花加工业的健康发展。
  借此机会,我想谈一下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明年工作安排,以及我对改革和产业发展的一些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今年情况、明年安排
  (一)今年进展情况。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2004年度以来,14家试点加工企业使用400吨打包机及其辅助设备加工打包,整个加工季节累计加工13万包皮棉,设备运转正常;8家公证检验承检机构累计检验棉样13万个,自动化检验仪器运行平稳。
  为配合、推动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今年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全国棉花加工业生产设备更新改造规划,指导各地合理布局棉花加工生产设备更新改造能力。今年3月、5月,我们有关部门分别在无锡、青岛组织召开专门会议,协调解决改革试点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7月初国家七个部门,联合召开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试点总结会议。经过会议讨论总结,确认改革试点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有关部门抓紧研究改革全面推行的有关问题,并通过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改革的全面推进作全面部署。会后,研究修订了全面推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文件和技术规范,并组织下发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改革推行过程中贯彻执行。
  改革全面推行工作开始后,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领导,督促参加改革的企业和公证检验承检机构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加快检验实验室建设。目前参加今年改革的322家企业完成设备更新改造,建设、完善仪器化检验实验室59个,各单位正按新体制要求积极加工、检验棉花,改革推行工作进展顺利。
  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对改革的有关政策措施也得到了切实落实。今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了2005年棉花加工业生产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投资计划,安排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八千多万元,补贴14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三百多家棉花加工企业更新改造棉花加工设备的贷款利息。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先后发出公告,按棉花质量检验新体制要求加工、检验的棉花,2005年度起即可参加期货和电子撮合交易。 (二)明年工作安排。明年的改革推行工作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做好改革推行的跟踪协调工作;二是做好明年棉花加工业规划布局和企业更新改造工作。具体任务主要有八项:(1)参加改革的棉花加工企业和公证检验承检机构,继续按新体制要求加工、检验,积累经验,出现问题及时反映,提出意见和建议。(2)各地、各有关部门密切跟踪参加改革企业,加强协调指导,切实落实改革各项优惠政策措施。(3)总结改革推行经验,不断完善改革推行方案。(4)完善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5)改进回潮率在线测量等设备,加快完善国产检验仪器。(6)广泛宣传,加强人员培训工作。(7)优选有能力、有更新改造意愿的加工企业参加改革,督促企业做好更新改造,合理布局棉花加工能力。(8)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及时做好仪器化检验、信息传输等工作。
  二、进一步提高认识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是棉花加工、质量检验的一次重大变革,对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促进我国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对我国棉花加工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将大大提高我国棉花加工业的集约化水平。2002年放开棉花市场以来,我国棉花加工企业数量增长了三倍多,同时期棉花产量仅增长8%。棉花加工企业的年加工规模平均不到1000吨,企业多、规模小,加工质量低劣,资源利用不合理。根据全国棉花加工业生产设备更新改造规划,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工作完成后,我国棉花加工企业的数量将从现有的一万多家减少到两千多家,平均每家企业的生产能力在5000吨左右。随着棉花加工企业数量逐步减少和加工规模的扩大,我国棉花加工业的集约化水平将大大提高。
  (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将大大提高我国棉花加工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对参与改造的棉花加工企业的加工工艺、设备和加工技术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一是配置符合新体制要求的加工工艺线,核心是400吨大型打包机。二是采用国际通用棉包包型和包装方式。三是使用条码等新技术,对成包皮棉逐包编码,实行信息化管理。这些技术变革几乎涉及了整个加工环节的技术与设备的创新,改革后的加工企业,无论是工艺线、设备还是信息传递方式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棉花加工业的技术水平上一个很大的台阶,将极大地促进棉花加工业的技术进步。
  (三)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将大大提高我国棉花的加工质量。改造后的棉花加工企业全部采用标准的加工工艺线,配备完善的仪器和设备,如籽棉三丝清理机、籽棉烘干机、皮棉异性纤维识别装置,加之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管理和检验手段,籽棉回潮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排除杂质和减少皮棉中的棉结和索丝明显改善,棉花加工质量显著提高。棉包加工、检验的数据均及时输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发现问题可以准确查找,棉花质量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据中国纤维检验局进行的初步对比检验分析,改革试点企业送检的棉花,品级比普通公检棉花高6个百分点。
  (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将大大提升棉花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2001-2003年度我国棉花平均产量为503万吨,目前棉花加工能力是产量的4倍左右。企业加工规模偏小,大多数企业开工不足,效益低下。实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后,棉花加工企业按照要求进行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年加工规模在5000吨左右,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规模效益。此外,从改革试点的实践看,采用新的加工打包设备,可以节省人工,减少开支,提高效率,增加效益。采用新的加工工艺,一条生产线用工可减少3人,包装材料比原来节省30%。从另一方面看,新体制大包棉花售价,每吨高出市价300元左右。
  三、坚定信念,积极推进改革
  (一)试点成功为改革全面推行打下坚实基础。改革试点的实践证明,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系统设计,总体上是可行的。从试点的工作流程看,打包、自动称重、条码输入、扦样、送检、仪器检验、信息传输、销售和使用,运行基本顺畅,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从改革的核心内容看,采用国际通用棉包包型,规范棉包重量,实行信息化逐包编码,在加工环节实行公证检验,用仪器化科学检验代替感官检验,用包包检验代替抽样检验等等,这些改革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并初步体现出新体制的优势。通过试点,已初步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与国际接轨的棉花检验技术标准体系,并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棉花质量检验的模式。此外,加工企业和公证检验承检机构按新体制进行的改革试点,提高了棉花加工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培养了一批骨干,也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配套政策措施为改革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有关部门在试点初期即明确了国家的扶持政策。这就是:对有关专项设备的研制中央财政适当补助;中央财政拨专款用于修订棉花质量标准和支持试点工作;中央、地方财政对完善纤检机构检验技术条件给予补助;为棉花加工企业提供免费公证检验服务,公证检验费用由中央财政负担;棉花加工企业更换大型打包机及辅助设备,由农业发展银行或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国家给予贴息。
  除改革方案确定的支持政策外,为积极推动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我们根据试点情况,又研究确定了一些新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1)按新体制加工的棉花,2005年度即可参加期货交易和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电子撮合交易。(2)从2006年度开始,国家储备只收储按新体制加工的大包棉花。(3)从2007年度起,农业发展银行新增棉花收购贷款对象,仅限于纳入改造规划、完成生产设备更新改造的棉花加工企业。2010年度开始,农业发展银行棉花收购贷款,只发放给纳入规划、完成生产设备更新改造的棉花加工企业。(4)铁路优先运输参加改革的大包棉花。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还将结合实际情况,研究推出有利于改革推行的配套政策措施。
  (三)新的棉花加工和市场管理办法为改革推行提供了制度保障。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修订《棉花收购加工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的原则意见已获国务院批准,将于明年上半年按一定程序发布实施。为配合、推动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合理布局各地棉花加工能力,新的办法将要求申请棉花加工资格认定的企业必须纳入当地棉花加工业生产设备更新改造规划,具备400吨大型打包机及其辅助设备。棉花加工企业原持有的加工资格证书,给予几年的过渡期,过渡期结束后未纳入规划参与改革的,不得从事棉花加工。
  (四)国内棉花供求形势为大包棉花使用、改革推进创造了良好环境。我国是棉花生产和消费大国。2001棉花年度国内棉花生产与消费开始出现缺口,近几年来国内棉花供求缺口逐年扩大,主要依靠进口。从今后发展趋势看,棉花需求增长与国内供给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受耕地、水资源等条件的制约,并考虑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我国不可能通过大量增加种植面积发展棉花生产,弥补国内棉花产需缺口仍然主要依靠国际市场资源,棉花进口将继续增加。今年,申请明年棉花进口配额的企业就有一千多家。我国进口棉以美棉、乌兹别克棉、澳棉和西非棉为主,普遍为大包棉花,多数提供包包检验结果。随着进口棉的增加,国内纺织企业逐渐熟悉仪器化检验的大包棉花,并积累了使用大包棉花配棉纺纱的丰富经验。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的棉花供需形势有利于广大纺织企业接受质检改革新体制棉花,将有力促进改革。
  各位代表,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棉花加工业规划布局的逐步实施,棉花加工业将面临一次重大的产业重组。重新洗牌的结果是,技术设备落后、效益和加工质量低下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一批符合新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将脱颖而出,蓬勃发展。我们每个加工企业既要充分认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给棉花加工业带来的良好机遇,又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坚定信念,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到改革进程中来,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也为我国棉花加工业的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