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纺织信息

2005:中国纺织成就前所未有

出处: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2006年01月04日

  2005年对于中国纺织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国纺织业大发展的一年,据初步估计,全行业销售收入将达33000亿元,实现利润660亿元,位列全国各行业第五;这一年,也是全球配额制度取消的第一年,配额的取消使中国纺织产业如虎添翼,竞争力得到极大显现,我国纺织出口首次超千亿美元;也是这一年,纺织品服装行业成为国内外最受关注的一个行业,中国纺织服装在国际贸易中的超常表现,引发了一连串的贸易磨擦,引起了欧美针对中国纺织品的设限狂潮,在双方政府的努力下,这些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这一年,还是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总结五年来特别是2005年纺织经济运行的经验与不足,也将为下一个五年规划提供更好的发展思路。
  在日前召开的“中纺圆桌论坛”首次年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对十五期间,特别是2005年纺织行业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十五期间纺织工业的进步和发展体现了纺织行业在现代历史时期的生命力和发展潜能,我们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也让我们进一步看到纺织工业的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进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杜钰洲会长也同时对人们所关心的纺织业产能问题、中国纺织品出口问题给予了回答。以下是杜会长发言的观点摘要。
  业绩前所未有
  从纺织成果来看,我们经过多方的测算,纺织工业销售产值全社会口径2000年为15300亿元,2005年预计是33000亿元,五年间年均增长率16.6%,纤维加工量2000年是1360万吨,估计2005年将达2600万吨左右。纤维加工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过去没有过的。所以过去的五年是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最快的五年,形势最好的五年。   
  从规模以上企业情况来看,销售产值从2000年的863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0000亿,年均增长率16.2%;企业户数从19400户增长到当前的34700户;从业人数从738万增长到958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增长了1.8倍,而从业人数年均增长仅有5.3%,这说明大企业增加了,集中度提高了,每个人创造的销售收入也大大提高了。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科技进步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并不像有人所说,纺织产业的发展是低水平重复,是生产了低档货。   
  2001年到2004年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5.8%,2005年1-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超过了前十年的平均值。所以纺织生产我们不是仅仅消耗了资源,或者说出卖劳动力增加多少,更要说的是我们创造的增加值增加了多少。   
  纺织行业这五年的发展之所以说总体是正常的、健康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始终产销两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稳步地提高。2005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利润总额将达到660亿元,而2000年只有365亿元,2005年1-10月产销率达到了97.6%,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00年的34400元,提高到49000元,年均增长6.7%。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从2000年的1.88次,增长到2.44次。   
  出口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纺织服装出口从2000年的530亿美元提高到2004年的973亿美元,年均增长16%。2005年1-10月,就达到了971亿美元,同比增长22.3%。贸易顺差逐年加大,2000年的贸易顺差381亿美元,2004年是805亿美元,今年1到10月是831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增长了26.5%。   
  中国纺织品进入欧美中高端市场   
  大家知道,今年纺织行业遇到了很多阻力,特别是贸易摩擦,社会上很多人担心说,纺织业陷入了四面楚歌,重新陷入了困境,这是没有的事。在出口产品结构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纺织品,由于印染后整理技术和面料加工技术的进步,使我国服装一般贸易出口明显增加,由2000年的55%,提升到了2005年的70%。不仅如此,中国大量的产品进入到欧美国家的中高档市场,这才促使他们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方法来限制我们出口。如果像有人说,是由于我们生产大量低档货引起的贸易摩擦,这不符合实际。那么多的跨国采购商把中国市场作为首选,不是因为中国产品质量低,而是质量可以达到市场中高档的要求。2003年美国贸易委员会对后配额时期供应国的情况做了一个系统的调查,结论是:中国纺织工业可以提供价格低、任何质量、任何品种的纺织品,是美国采购的首选。   
  只有是物美价廉的产品,老百姓才会欢迎,如果是物差价廉,人家会不屑一顾。我最近看到我们驻外记者的两篇报道很有说服力。一个拉美国家的居民感谢中国的产品,使他提前进入中产阶级,他花不多的钱,有电视,世界水平的电视,世界水平的纺织品、服装,他什么都有了。还有一个报道说我们的产品原来是在地摊市场上摆着,人家不屑一顾,过不久一看质量非常好,价格又便宜,因此对中国产品有了新的认识。我到莫斯科去,原来的边境贸易把我们的牌子给倒了,但现在俄罗斯人很认中国货,他们喜欢西方的品牌,买回去一看是中国制造,让他们改变了对中国产品的看法。这说明我们出口结构不是以低档为主,我们已经进入到中高档市场,而且是相当可观的数量才引起别人所谓的威胁,这恰恰是我们产业竞争力的表现。   
  说到设限,美国21个品种,欧盟10个品种,对我们有没有影响?可以肯定地说,有影响。这个影响也是不小的,有些企业被迫关门,被欧盟设限的10个产品,10月份当月出口只有0.36亿美元,而前九个月的平均值是3.4亿美元,因为封关了。对美出口的一些产品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但由于我们有相当多的产品提高了档次,由于我们整个产业链和纺织业整体竞争实力不断提升,才有了我们2005年1-10月份22%的出口增长率。
  科技创新显实力    
  2005年的表现,科技进步取得了成效,创新能力明显的提高。十五期间纺织行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加快,五年间我们共进口了国外先进设备172亿美元,占我们设备投资的50%左右。如果说2000年的时候纺织业是3400多万锭的生产能力,现在是7000万锭,本质上看是数字在提高,但这种增长是奔着先进生产力来的,不是简单扩大规模。纺织机械行业的进步是武装我们新时期纺织工业的重要基础,现在我们上世纪90年代先进水平甚至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已经从2000年的1/3不到,提升到当前的50%。   
  我们开发创新的能力也在明显提高,现在的骨干企业几乎都有自己的原创技术和专利。像上海的中大,98年建厂,现在有100多项专利技术、专有技术。我国纺织机械制造技术也在大幅度提高,同样功能的设备,国产价格只是进口价的1/3。特别突出的是,化纤行业有了自己先进的技术,象年产15万吨到20万吨的国产聚酯成套装置,不仅规模达到了世界水平,产品质量也达到了世界水平,而投资只有八五、九五期间的1/6到1/10。我们不要简单看由于石油涨价化纤效益受到影响,更应该看到,化纤产业是纺织全行业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你谈什么差别化?没有化纤产业的大规模扩张,哪儿有纺织资源环境的稳定?我们现在化纤资源占纺织资源的65%,我们要感谢这些企业。世界棉花产量增长速度是很低的,基本属于徘徊状态,人均纤维消费的增长,化纤是主要的。市场总是波动的,化纤行业遇到困难不是第一次了,过去也遇到过,不必恐慌。特别是随着一些新项目的投产,明年以后PTA国内供应将明显改善,受制于人的炒作和垄断将大为改观。化纤是纺织工业的粮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结构调整见成效   
  经过九五期间的大规模调整,我们忍痛敲掉了1000万落后棉纺锭,国有企业下岗120万职工,在中央的直接领导和扶持支持下,胜利地渡过了这次大规模的调整。并为我们大规模的技术提升、为运用更先进的纺织机械装备打下了基础。正因为一批扭亏无望的困难企业退出市场,才有我们今天的轻装上阵。十五期间,技术改造和体制的改革,使纺织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纺织消费除了衣着增长以外,产业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都大幅度地提高。   
  在资源方面,我们除了棉、毛、化纤、丝绸外,现在麻纤维、特种纤维、化学差别化纤维都有很大的增长,有一大批研究成果正在等待产业化,这是一个很大的储备。国有经济的改革进一步深化,资产多元化取得了明显成效,非国有经济快速增长,市场配制资源,使资源大量地向优势企业、优势地区集中,这就形成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产业集群带,使东部沿海地区的生产占到全国比重的进一步提高。而中部的崛起和西部的开发,正在促进东中西互补依存的产业链。   
  就行业结构来看,非国有经济在规模以上企业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80.5%,上升到2005年10月的95.6%,销售收入上升到90.5%,出口交货值从81%上升到93.6%。在非国有企业中,外资企业的出口占到将近35%。这是中国纺织工业市场化最有力的证明。   
  现在我们的生产型企业也越来越关心起现代物流了。这说明我们行业已经从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的市场经济方向,这是一个明显的标志。我们要有现代物流,要有供应链的控制力,不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这是一个进步。现在的专业化市场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集市贸易了,我们一个一千人的企业,他可以在40个专业化市场设摊位,摆点,在这些变化中,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是我们这支队伍成长了,很多企业学会了跨国经营,兼并国际衰退的有品牌企业,有开发能力的企业,有市场营销渠道的企业,我们行业著名的品牌企业很多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他使我们看到中国企业走向跨国企业为时不远了,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行动,已经迈出去了,现在就研究如何在外面站住脚,真正的成为跨国供应链的一个掌控企业。   
  内需是发展动力   
  我想一个内需是我们发展的第一动力,如果中国没有这么大的内需,不会有今天的局面,你出口也没有这么大的竞争力。2001年到2004年这四年,上一个五年计划前四年,根据统计局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支出衣着每年增长10.72%,乡村居民人均增长6.76%,而加起来以后呢,年均增长12.38%。这个我要给大家说明一下,为什么加权比两个都多呢?这里最大的因素是城市化进程的结果。这四年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长了18.25%,八千多万,乡村的常住人口下降了6.35,每年乡村人口减少一千多万,这两个基数是对的,因此整个变成12.34年均增长,超过GDP年均增长8.86,今年一到十月我们说形势好就在这儿,   
  内需是我们发展的第一动力,如果中国没有这么大的内需,不会有今天的局面,出口也没有这么大的竞争力。上一个五年计划前四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1年到2004年这四年,城市居民人均支出衣着每年增长10.72%,乡村居民人均增长6.76%,而加权以后呢,年均增长12.38%,超过GDP 8.86%的年均增长。加权后增长的最大的因素是城市化进程的结果,这四年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长了18.25%,达八千多万。 “十五”期间人均衣着类纤维消费量由2000年的7.5公斤增长到2005年的13公斤,年均增长率为11.6%。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1-9月,城市居民人均衣着指出比上一年增长15.43%,按可比价同比增长了18.87%,乡村衣着支出增长了19.46%,改革开放近30年来,从来没有这么高过。中国的纤维到哪儿去了?找来找去,中国自己的消费,农村的消费,占了相当大的数量。这说明纺织纤维加工量的增加,主要是内需的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的增长,这是纺织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2005年的整体发展又超过了前四年,纺织工业的发展势头还在上升,内需的拉动是一个重点。   
  从规模以上企业的出口交货值来看,占纺织销售收入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因此我们说,中国纺织产业的迅速发展,不是为了垄断世界,而主要是中国市场的需求,中国市场不仅需要我们自己生产的产品,也需要世界品牌,所以他们都来了。   
  创新是发展核心   
  我们最缺的不是机械装备,最缺的是创新,有硬件不会用,用不好,如果说我们进入了国外的中高档市场,但应该明白主要用的是人家的品牌。   
  创新有三件工作,一个是科学技术。我们制定了纺织行业科技发展纲要,一是提倡发展原创技术,二是要提高设计,有自主品牌,解决产品的品质、品位。这是我们行业2006年工作的重点之一。不仅是服装设计,还要重视从面料到服装、家纺以及整个生产过程都要重视设计。三是化纤行业一定要解决差别化问题,发达国家的化纤产品比我们要贵得多。我们打算举办一个新型纺织技术博览会,让以生物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都进入我们这个传统行业,向社会展示纺织工业的科技成果,把科技创新摆在第一的位置。   
  第二管理创新。我们的管理还比较落后,不仅仅是生产管理,还有企业全方位的经营管理。从产品来说,也许你能做到质量创新、快速反映,但就市场来说,从生产到流通到零售你能掌控自己的渠道吗?这是我们丢掉的最大一块利润。有人说,纺织产品的利润空间80%被流通领域和品牌挣走了。我们能不能拿到40%?明年能不能多提高一点?   
  第三产业创新。我们要求产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上下游整合、跨区域整合,产学研结合,纺织行业和相关产业跨行业结合,不仅如此,中国纺织还要和国外同行合作共赢,这也是我们所说的纺织行业要勇敢地走出去。   
  当然,围绕这三大创新要解决能源问题、资源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等。
  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的对外开放有关,世界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到中国来,开放的结果是我们进步了,我们学会了创造自己的品牌,学会了发展自己的专有技术。因此,新的一年,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根据行业的实际,我们仍然要进一步走自己的路,大家齐心协力,为实现建设纺织强国的目标,不断地去努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