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资讯  > 国内棉花

河南省农科院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

出处:新华网    2006年06月19日
    “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卖炭的,原来是农科院的。”——6月15日,河南省农科院院长马万杰用顺口溜来形容自己的爱将们。“我们的发明创造,几乎全靠科研人员在田间地头反复试验、摸索得来,不容易!”的确,被骄阳晒得黝黑的皮肤,使农业专家们常常被误会为地道的庄稼汉。而正是这些黝黑而朴实的面孔,多年来孜孜不倦地创新农科技术,为确保河南在全国的“大粮仓”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天方夜谭”成为现实

    多年来,农民给棉花育苗时必须依靠营养钵(俗称“土台子”),笨重、占地方不说,还很难操作。如果棉花也能无土栽培,那该给农民兄弟省多少力啊!1992年,当省农科院的杨铁钢提出“棉花无土栽培”的项目时,根本没人看好。因为有太多人,甚至知名学者都“栽”到了这个想法上,他们戏称此为“天方夜谭”。没人支持、也没资金来源,杨铁钢只好自筹经费,默默地干了起来。他来到乡下,蹲在棉花育苗的田埂上,一遍遍地探索、实验、推翻后从头再来。

    从1992年到2000年,整整8年,研究有了眉目。在经费告罄的关键时刻,他毅然把自己家的房子给抵押出去,艰难地继续自己的研究。曙光终于出现——经他培育的棉苗离土5天仍然鲜活,栽到地里也有98%的成活率。成功了!杨铁钢的自主创新也给他带来了回报:目前河南省已有10多万亩棉田推广、应用了这一新技术,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减轻了劳动强度。

    “郑州小麦”漂洋过海

    在芝加哥、伦敦和新西兰的期货交易所,“郑州小麦”可是个响当当的牌子。小麦品种“郑麦9023”,强筋、早熟、高产,是由省农科院许为钢博士牵头,历时10年开发出来的新品种。它不但改变了我国生产面包只能依靠进口面粉的历史,还实现了出口创汇,有力地抵制了国外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这个品种可了不得,平均每亩比普通小麦增收100公斤以上。从2001年开始应用以来,全国累计种植“郑麦9023”1.15亿亩,增产小麦31亿公斤,产生经济效益43.4亿元。“‘郑麦9023’已连续4年成为全国同类作物种植、收获面积的第一名,受到农业部的表彰,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可是‘十五’期间全国农业界获得的唯一一个奖呢!”马万杰自豪地说。

    一切为了“农”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靠生产发展。农业科技是生产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省农科院有无数和许为钢、杨铁钢一样心系农村、农业、农民的科技人员,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省农科院根据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点开展自主创新,打了个漂亮的“十五”翻身仗:其自主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经国家审(认)定的有46个,居全国省级农科院之首;玉米品种“郑单958”和“郑麦9023”在全国同类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大;在河南省种植面积千万亩以上的四大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中,由省农科院培育的品种均占主导地位……

    在未来3至5年内,调整示范村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大幅提高农民收入,使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增产20%~30%,亩均增收100元,农民户均年增收500~1000元……这是省农科院的下一个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还会在这条艰辛而充满使命感的路上走下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