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预警  > 形势月报

中国棉花形势月报(2007年3月20日)

出处:中国棉花协会    2007年03月22日
  2006年度我国棉花产量673万吨,较上年增加17.8%,创历史最高水平。2006年纱产量1740万吨,较上年增加20%,也创历史最高水平。2007年纺织生产仍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本年度棉花需求量1100万吨左右。
  据中国棉花协会近日召开的第一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统计,截止到2月底本年度棉花收购进度已达92%,平均收购价格611元/担。预计今年棉花种植面积8124万亩,较去年增加26万亩,增幅0.32%。
  一、棉花供给形势
  1、新棉收购超过九成,收购价格基本稳定
  据中国棉花协会统计,截至2007年2月底,全国累计收购皮棉619.3万吨,同比增长17.9%,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92%。全国大部分地区新棉收购已基本结束,仅山东、河北、河南棉农手中尚有少量棉花,收购进度也超过了80%。新疆全区共收购新棉216万吨,占总产量218万吨的99%。
  2月份受春节假期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籽棉收购基本停滞,收购不能形成规模,但价格仍然保持基本稳定,国内标准级籽棉平均收购价格2.7元/斤左右,与1月基本持平。
  2、国内棉花成交清淡,价格稳中略升
  国内棉花价格经过连续四个月的小幅上涨, 2月份基本保持稳定。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28级棉花,2月最低值为12995元/吨,最高值为13032元/吨。 2月份均价13016元/吨,较1月份上涨93元/吨,涨幅0.7%,较上年同期下跌1379元,跌幅9.6%。尽管2月棉花价格也是处于上涨之中,但涨幅明显减缓,全月仅累计上涨37元。
  春节假期国内棉花现货购销活动很少,市场成交清淡。本年度困扰新疆棉花外运的瓶颈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棉花调运速度明显加快,截至2007年2月底,乌鲁木齐铁路局累计发运新疆棉约160万吨,同比增长48.1%。
  3、棉花进口量变化不大,进口价格略有上涨
  2月份棉花进口继续保持较低水平。2007年2月,我国进口棉花12.5万吨,与1月基本持平;较上年同期减少19.6万吨,减幅61%。2007年1-2月累计进口24.8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60.1%。
  2006棉花年度(2006年9月-2007年2月)累计进口棉花86.26万吨,较2005年度同期减少49.6%。
  2月进口棉花价格波动较为频繁,最终价格略有上涨,进口棉价格优势进一步扩大。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FC IndexM)2月28日61.42美分/磅,较2月1日上涨0.34美分。2月份均价60.54美分/磅,按1%关税折人民币12051元/吨,低于国内328级棉花965元,按滑准税计算折人民币13323元/吨,高于国内328级棉花307元。
  二、棉花需求形势
  1、纱产量增幅减缓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7年2月纱产量为115.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8.7%,增幅首次降至个位数,较前几个月明显减缓。但是1-2月累计纱产量260.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0.1%,增幅与前期相比变化不大。 2006棉花年度(2006年9月-2007年2月)累计纺纱89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1.7%。
   2、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增幅大幅提高
  2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减少,但同比增幅较上月大幅提高。据海关总署统计,2007年2月份,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112.44亿美元,较上月减少7.37%,较去年同期增加71.26%,增幅较上月大幅增加。其中出口纱线、织物及制品38.22亿美元,同比增加57.38%,出口服装及附件74.22亿美无,同比增长79.41%。
  尽管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与去年相比有大幅提高,但近期的趋势是一般贸易出口下降,加工贸易出口增加,表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竞争力有所下降。另外,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设限、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缺乏自主品品牌、部分发展中国家竞争力加强等因素的影响也使得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不乐观。
  三、预计2007年棉花种植面积稳中略升
  2月份财政部和农业部下发通知,确定2007年棉花良种补贴总额为5亿元,平均每亩补贴15元,补贴范围为八个棉花主产省区,并向优势棉花区域倾斜。棉花良种补贴政策对农民植棉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尽管本年度棉花收益不高,但棉农植棉信心仍然较强,棉花种植面积不会减少。据中国棉花协会3月统计, 2007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预计为8124万亩,较去年增加0.32%。
  中国棉花协会3月15日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并分析了当前棉花形势,与会代表普遍认为由于本年度宏观政策调控到位、企业经营理性成熟,国内棉花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但是也有代表担心,目前的平稳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对这种平稳能持续多久,是否会因为棉花缺口而突然出现价格的大幅波动产生疑虑。总体说来,大家对本年度后期国家政策调控充满信心,认为没有大起大落因素存在,预计今后几个月市场仍然会平稳运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