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预警  > 价格指数

指数周评:市场风险隐忧显现 宏观政策或可期

出处:中国棉花信息网    2009年10月26日
     上周(10.19―10.23)国内棉花现货价格继续上涨,周五市场上有关继续轮出储备棉和发放配额的传闻,使得现货价格有小幅回落,周末价格又再度回升。虽然从上周开始一些地区的农发行已经开始限制最高收购价格或是严格控制了贷款的发放,但是籽棉收购价格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价格基本保持不变有的仍在上涨。储备棉竞拍价格在周前期创出新高后,周后期价格有所回落,日成交情况仍是全部成交。该周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周均价13757元/吨,较前周涨362元;229级14104元/吨,涨376元;527级12687元/吨,涨312元。同期电子撮合成交量减少,订货量继续增加,周后期出现盘整,重心继续上移。
    一、现货市场:籽棉收购价格强势依旧,企业走在风险边缘。
    上周共推出抛储计划90600吨,实际成交90600吨,成交比例100%。截止10月23日,累计成功抛售储备棉2051441吨,其中2008年度储备棉1423957吨,2003-2005年度棉花627484吨。第二批50万吨08年临时收储棉已成功抛售42万吨,如按照目前的日抛储量计算,预计本周内,第二批50万吨储备棉竞拍将有望结束。上周储备棉竞卖呈现以下特点:1、全部成交,周后期小幅增量。本周储备棉竞拍继续保持火热的态势,日竞拍比例依旧维持在100%,受市场需求偏紧以及竞拍价格连创新高等因素,周后期日竞拍量出现小幅增加。2、竞拍价格创新高后有所回落。本周储备棉竞拍价格和其折328价格均在14000元/吨以上,周一储备棉竞拍均价达到14301元/吨,创出储备棉竞拍以来的最高价格,随后价格开始有小幅回落,但是在周末竞拍价格止跌小幅回升。
    上周国内棉花现货价格继续保持大幅上涨,周五随着市场对近期国家将出台相关宏观政策的传闻影响,皮棉现货价格有小幅回落,但是由于市场对后期仍然看好,周末价格有所回调。纺织厂对后市走势有所迷茫,但是大多数企业对后市并不看好,在前期补库过后,近期库存维持在持平或是少量减少的状态。
    籽棉收购价格可谓是水涨船高,尽管在上周开始一些地区的农发行已经开始限制这些地区的最高收购价格或是严格控制放贷量以降低风险,但是籽棉收购价格并未受到影响,这些地区仅是停止上涨,维持现价,而一些地区的价格仍然保持继续上涨。目前山东地区的籽棉收购价格仍居各省最高,上周最高收购价格达到3.6元/斤,高出去年近1.00元,棉籽价格也是也达到了1.32元/斤以上。随着籽棉收购价格的上涨,企业存在的风险也在增加,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停收或是只收购少量高等级籽棉,但是仍有大部分企业看好后市,收购热情不减。
    二、电子撮合:减量增仓,重心继续上移。
    上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商品棉电子撮合共成交48040吨,较前一周减少8220吨;订货量增10920吨,累计订货53100吨。受市场传闻以及企业风险加大影响,成交量大幅减少,但是交易商看好后市,订货量继续大幅增加,MA0910周均价14379元/吨,较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229)14104元/吨,高275元。
    上周交易呈现以下特点:1、成交量有所减少。成交量较前一周减少8220吨,成交主力仍然集中在MA1001、MA1002、MA1003上,其中成交量最多的合约为MA1001和MA1003成交量均过万,关注度较高;2、订货量继续大幅增加。除MA0910进入交割期订货量小幅减少外,其他合同订货量均有所增加,其中MA1001累计订货量最多为17020吨,MA1003订货量增加最大,增加4920吨;3、重心继续上移,主力合约站上14500元/吨以上。当周最高价为MA1003合同14850元,最低价为MA0910合同14120元;价格重心持续上移到达14600元一线,MA合同均价较节前上涨近1500元。
    三、国际市场:期棉上涨之后进入盘整。
    上周ICE期棉在连续上涨后出现了盘整,虽然美元下跌,投机商转向商品市场,期棉仍保持小幅的上涨,但是涨幅有所回落。 周末由于市场预期美联储有望升息,刺激美元大幅上涨,继而对商品市场带来利空消息,近期涨幅喜人的期棉在投机卖盘和期权卖盘的打压下顺势调整。同期国际现货继续保持稳步上涨的走势,其中Cotlook A指数周均价68.41美分/磅,较前周涨1.66美分/磅,1%关税下折人民币11953元/吨,低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1804元。
    四、市场展望:
    本周第二批50万吨2008年度临时收储棉有望将完成竞拍,预计国家政策将进一步明朗化。由于对后期市场的看好,企业抢收的风潮虽有减退,但是仍然存在,从目前籽棉收购的情况来看,即使后期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籽棉收购价格也不会降得太低。目前虽然籽棉收购价格较高,但是各地收购量仍较往年偏低,除去今年采摘较晚这个因素外,由于价格过高,企业收购量上也难以放量,大厂、小厂两方同时收购也给市场抢收带来一定的潜在因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