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动态

纺织行业形势分析报告

出处:河北省棉花协会    2012年12月11日

 纺织行业形势分析报告

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肖荣智

        2012年以来,受外需不振、内需趋缓及国内外棉花价差

不断扩大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行业廷续了去年以来的疲软

态势,生产、出口、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放缓,效益下

滑,亏损倍增,纺织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一、运行态势

   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持续蔓延等不利因素影

响,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需求低迷。加上印度、巴基斯坦及

东南亚纺织企业用棉成本、用工成本都明显低于中国,给国

内纺织行业带来较大冲击。目前,棉纺织行业比2008年金

融危机爆发时更为困难,限产停产现象十分突出。据了解,

全国约30%的大型棉纺织企业限产,50%的中小型棉纺织企业停产。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对全国17个省l05家重点棉纺织企业跟踪调查,截止9月底,跟踪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3%,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5%,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l3.8%,企业从业人员平均数同比下降5.5%,平均利润率3.16%,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亏损面在30%左右。

    从我们公司的情况来看,生产经营压力也非常大。常山

股份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现有纱锭80万枚,织机1.1万

台,职工2万人。拥有全国棉纺织行业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共有专利成果93项,其中84项已取得专利证书。先

后荣获全国纺织科学技术贡献奖、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品开

发贡献奖和全国纺织行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等荣誉称

号,是我省纺织行业龙头企业。今年以来,受国内外各种不

利因素影响,我公司除新型纤维产品和涤棉工装面料等特色

产品以外,常规品种产品普遍缺乏订单支撑,尤其是大订单、

长订单明显减少。部分老厂的设备开台率有所降低,纱、布产量同比均有下降。

    二、运行分析

    目前制约纺织行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原因

也有现实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国内外棉花价差不断扩大是纺织企业步履维艰的

直接原因。去年,我国棉花经历了从每吨l8000元上扬到

34000元,再下跌到18000元,有如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的

巨大振荡,纺织企业深受其害。随着国家出台实施棉花临时

收储政策,两次调整棉花收储价格,国内棉价逐步稳定在每

吨19000元左右。由于国际市场持续低迷,需求不足,自去

年9月份以来国际棉价持续振荡下跌,国内外棉花价差不断

扩大。7月初国内棉价比国外每吨高出4500元左右,目前这

一价差已经达到5000元左右。棉花价差长期持续扩大,致

使国内棉纺织企业承担了相对较高的原料成本,严重削弱了

棉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造成国际订单严重流失。今年以来,

凡是和棉花沾边的产品,出口都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

    虽然国家正在采取措施缩小国内外棉花价差,但估计在未来几年内,棉价问题都将是纺织行业的头号热点。据统计,

1至9月我国累计进口原棉402.7万吨,同比增长107.4%。

随着棉花进口数量的快速攀升,棉纱进口数量也快速上升。

棉纱进口没有配额限制,尤其是从东南亚国家进口棉纱,目

前是零关税。l至9月全国累计进口棉纱92.2万吨,同比增

长98.2%,给国内棉纺行业发展带来较大压力。

    第二,成本持续上升是纺织企业优势丧失的现实原因。

近几年来,国内纺织企业生产成本,特别是工费成本和环保

能源成本大幅提高。与周边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

不复存在,这些国家的棉纺织品生产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竞

争对手。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纺织职工的收入是印度、巴基

斯坦等国的三分之一,现在是这些国家的3至5倍。目前,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印尼、孟加拉等以纺织品出口为主

的发展中国家,其纺织服装企业工费成本仅为我国的20%至

30%,原料成本不到我国的60%。这些国家以成本优势,靠低廉的产品价格抢占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原有份额。我国纺织产品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占有率均有下滑,其中在美国市场50%的份额被抢占。

    第三,外销市场疲软、内销市场趋缓是纺织行业长期不

振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外需疲软、

订单转移、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诸多

困难。据了解,今年超过50%的企业出口额出现了下滑。特

别是自7月2 6日人民币重拾升势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

汇率已累计上升近3%。其中9月份以来,人民币频频升值,升值幅度已经超过2%。对附加值低、利润低的纺织出口企业,带来较大冲击。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871

亿美元,同比微增0.53%。除了3月、5月和9月三个月以

外,其他月份均比去年同期下降。其中,欧盟订单减少最为

明显。同时,随着钓鱼岛争端升级,来自日本的订单也迅速

下降。美国经济仍为短期复苏,出口到美国的订单增长缓慢。

加上国际纺织品服装经销商加大了从东南亚的采购,我国纺

织品出口形势较为严峻。一般而言,纺织品服装出口订单平

均毛利润率在3%至5%左右。随着外需减少、竞争加剧,不少纺织企业的毛利润率已经跌破了3%,几乎无利可图。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趋缓,使寄于厚望的

国内纺织市场呈现低迷清淡的态势。进入四季度以来,纺织

企业订单仍然不足,旺季不旺,淡季更淡,与上半年相比没

有明显起色。大型企业仍以亏本经营或者持平为主,中小型

企业关停严重。由于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叠加效应,我国纺织

行业依然困难重重。

    第四,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性矛盾

日益突出。6 0年前,全球纺纱总规模l亿锭,我国只有5 0 0多万锭,占全球的5%。3 0年前,全球总规模l.6亿锭,我国只有1800万锭,占全球的11%。2000年以来,我国纺织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10年底已经发展到1.2亿锭,占全球的50%。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纺织工业大而不强等问题日渐凸显,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既面临发达国家高端技术、品牌垄断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也面临国内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和环境资源约束的制约。首先,受耕地资源等因素影响,棉花资源已经步入战略短缺期,纺织行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原料资源瓶颈的制约。同时,其他要素成本也明显上升,“用工荒”、“招

工难”等问题更为突出,一味依靠规模扩张和低成本优势的

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另外,产能过剩也已成为制约纺织行业

发展的重大因素。不仅在较低水平上的竞争十分激烈,高水

平过度竞争也日渐显现。我国纺织行业已经进入由快速增长

期向成熟期转变的关键阶段。

    总体来看,由于制约纺织行业发展的诸多问题短期难以

化解,尤其是国内外棉花价差扩大和纺织企业成本上升的趋

势短时间内难有改观,加上国内外纺织市场持续低迷,不确定因素增多,经营风险加大,近期纺织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2012年很可能是我国纺织行业历史上最困难的一年。但是,

我国纺织业仍然有东南亚等周边国家无法比拟的发展优势,

有健全完整的产业链条,有潜力巨大的内销市场,有较好的

国际声誉,加上国家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实体经济、

加快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持,我们对我国棉纺织工业

的光辉前景充满信心。

    三、对策措施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已经进入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不

转型,无出路;不升级,被淘汰。纺织企业既不能继续走简

单追求规模、追求数量的老路,也不能简单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而是要走专业化、差异化、精品化的特色发展之路。

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和管理创新,向科技要

效益,以品牌拓市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活力。

    转型不一定是转行。行行出状元。纺织行业的转型,就

是要从依靠低成本、粗放型、低附加值的传统模式,向规模

适中、技术先进、管理精细、质量稳定、高档精品引领时

尚的发展方向转变。纺织产业的升级,不可能是所有企业都

占领高附加值环节。谁掌控了研发创新和品牌运营等关键环

节,谁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谁就能拥有行业

发展的主导权和市场控制力。   

一是抓好研发创新。以产品研发和工艺创新为重点,对

标行业高端和优势企业,不断跟踪纺织技术发展前沿,借助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上下游高端客户的技术优势,建立产

学研联盟,壮大研发创新力量,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协同攻

关,提高差异化、功能型产品和专利技术的研发水平,实现

从简单追求产品数量到追求技术含量的转变。

    二是抓好产品创新。加大品种调改力度,跟上名牌产品

的发展潮流,增强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

化纤维混纺、交织面料的研发生产能力,培育精品生产线,

打造拳头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和市场主导型产品,使更多的

产品和技术成为行业“第一”或“唯一”,提高产品的精品化、特色化水平,实现从简单追求规模产值到追求附加值的

转变。三是抓好营销创新。从终端市场入手,密切关注高端客户的需求趋势,把自身优势与市场需求、产品定位结合起来,把纺织生产与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产、供、销、研一体化快速反应机制”,并大力推进品牌建设,与名牌联姻创品牌。在提高效率、增加效益的基础上,让客户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更放心的质量、更足够的数量、更准确的交期,实现从简单生产销售到产业链经营的转变。

    四是抓好管理创新。以质量、效率和成本为主线,以行

业高端企业的指标和优质客户的标准为标杆,围绕提高劳动

生产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深化工业化、信息化

两化融合,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精

细化管理水平,实现从传统科学管理到现代信息化管理的转

变。

面对严峻复杂的行业形势,我公司迎难而上、积极应对。一方面,努力推进整体搬迁改造项目,高新区常山恒新和正定园区常山恒盛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支撑点,正定园区二期工程6万锭生产线也如期试车投产。另一方面,围绕研发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和管理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截止10月底,共开发新产品790个,其中新型纤维产品305个,新产品产值贡献率达到71.8%。天丝、莫代尔、空调纤维、牛奶纤维、珍珠纤维、防静电纤维等差别化、功能型、多组分混纺交织产品,受到市场青睐。前1 0个月累计产销率达到103.8%,同比提高了9.2个百分点。

四、政策建议

为推进我国棉花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棉纺织工

业做优做强,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以下六条政策建议。

    一是完善棉花进口管理。为有效利用国际棉花资源,建

议改革棉花进口管理制度,取消关税外棉花进口数量管制,

主要依靠滑准税对关税外棉花进口进行调节。同时根据产需

平衡缺口,将全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一次性、及早、足额发

放,并重点向纺织生产企业倾斜。

    二是改善棉花市场调节。为统筹兼顾棉花产业和纺织产

业的健康发展,建议对棉花种植实行直接补贴,并改革棉花

临时收储制度,推进国内外棉花市场的衔接。  

三是加大国储棉投放力度。截止目前,国家储备棉总量

已经接近750万吨。其中,本棉花年度收储340万吨左右。

随着收储政策的继续,国储棉数量将与日俱增,国内市场棉

花资源将进一步减少。对于国内纺织企业而言,受棉花进口

配额限制等因素制约,用棉仍以国产棉为主体。9月份的国

家储备棉投放缓解了纺织企业的燃眉之急。目前,国内市场

棉花资源尤其是高等级棉花资源十分紧张,而且国内外棉花

价差持续扩大。建议国家以有利于增强纺织行业国际竞争力

的价格,继续大批量投放国储棉,满足纺织企业用棉需求,

减小对国内外棉花价差继续扩大的预期,维护纺织产业安

全。

    四是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纺织出口企业的净利润一般只

有1%至3%。企业生存主要靠国家退税。而且退税除去客户的压价后,企业能享受到的好处只有一半左右。目前,如果剔除出口退税对利润的贡献,绝大部分纺织出口企业都在亏本经营。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现为16%。为支持纺织企业提高承接国际订单的能力,提高竞争实力和发展活力,建议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上调至l7%,与增值税销项税率保持一致,并且加快退税速度。

    五是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目前,棉纺织企业产品销项税

率为l7%,而购进棉花的进项税率为13%。即使不增值,也要承担4%的税赋。建议国家通过调平税赋等措施,解决纺织企业增值税“高征低扣”的问题。或者将4%的税差以专项资金的形式返还纺织企业,专项用于增加在岗职工的工资性收入,解决纺织企业的“用工荒”问题。  

六是减轻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现行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以

上年度省社平或市社平工资为基准。纺织企业85%的员工实

际收入都在最低缴费基数以下。按照规定,“五险一金”企

业缴纳部分的比例应为36.8%。由于企业平均工资低于社平

工资,致使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额占工资总额的比例高达

48%。企业由此多缴纳的保险费用也没有增加到员工个人保

险账户,而是全部纳入了社会统筹。为此,建议社会保险企

业缴费部分以企业实发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把由此减少的费

用支出,作为专项资金用于提高在岗职工的待遇和收入。

                                                                            2012年12月11日

相关新闻